水产头条 让黄鳝宝宝住温箱!一起来看看“养鳝致富经”

发布时间 2024-05-12 10:04:44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让黄鳝宝宝住温箱!一起来看看“养鳝致富经”

5月8日

湖北省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

仙桃黄鳝产业供应链有限公司揭牌

暨黄鳝人工苗种繁育基地投产仪式举行

作为强市富民的农业第一产业

仙桃黄鳝迎来大喜事

未来将着重在黄鳝

“苗种规模化生产、

加工系列化研发”

两端发力

加快构建“苗种卖全国、成鳝卖全球”的

仙桃黄鳝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

全市集聚了

黄鳝产业经营主体100多家

培育了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带动从业人员20多万人

来自陈场镇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就是其中之一

一起来看看

这家合作社的“养鳝致富经”

立夏时节,晨曦微露,陈场镇青福村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派忙碌,负责人陈朝辉带领着工人换水、检查温控设备、查看鳝苗状况、处理病死鱼苗……做完一系列工作,陈朝辉已是满头大汗。

“每次到温棚第一件事就是换水,好水养好鱼,‘娇气’的鳝鱼需要全身心的呵护。”陈朝辉乐呵呵地说。



陈朝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鳝,是我市最早一批养鳝人。2017年,他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了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黄鳝养殖及销售、种苗培育销售、黄鳝养殖技术指导和推广等,养殖面积由最初50亩发展到现在的880亩。



基地上,温控大棚显得格外打眼,别看大棚分布分散,其实都是“别有洞天”。走进去,只见大棚里不同温度的水流循环。陈朝辉介绍,一系列操作就是为了让黄鳝宝宝住温箱。



聚宝“棚”的使用解决了四五月进苗损耗大、成活难的问题。2015年,陈朝辉投资400多万元建设10组温棚,探索出了温棚囤苗技术,每年4月初大量收购早苗,在聚宝“棚”里练苗30至60天,不仅延长了黄鳝生长时间,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在温棚过渡后,适应了当地水温减少应急反应,存活率达到了90%以上。

“每个月电费花费10多万元,利润的背后都是拿钱买下的教训。”陈朝辉介绍,温控棚里有72口水泥池子,全部标有编号,一旦发生病变可立即应对,不相互传染。等到6月气温稳定的晴天投苗,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实现了增收好“钱”景。



掌握了关键点,在产业发展中就有了话语权。陈朝辉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优质黄鳝销往了北京、重庆、上海、南京等地。然而对于摸索的技术,陈朝辉毫无保留。

中午1时,基地帮工汪大侠驾驶小船,穿梭在一口一口网箱间投放水花生。65岁的汪大侠是通海口镇退休教师,慕名来到陈朝辉基地“偷师”,早上架网箱,下午投水花生,一天劳作10多个小时,从不觉得累。



“边打工赚钱,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学有所成后,回家自己养殖。”汪大侠提及心中谋划,眉眼间满是笑容。



“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目前带动40多户养殖、40多人就业,乡亲富起来,日子都有奔头。”今年,陈朝辉再次流转土地300亩,壮大特色优质产业,让增收致富的幸福景在聚宝“棚”里绽放。

本文来源:仙桃日报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水产头条君 企业认证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