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养殖鱼类的饥饱,如何进行预防?

[复制链接]
查看595 | 回复1 | 2021-8-6 11: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28220365405831_299.jpg
【常见问题】在养殖过程中,有相当的养殖者对鱼吃多少合适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使鱼时饱时饥,生长速度不理想,单产低,病害多发,自然的养殖效益不尽如人意。



【原因解析】鱼生活在水中,不容易观察吃食情况,有的鱼还非常贪食,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对水环境和鱼的食性不了解,就不能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



【解决方案】



(1)鱼类饥饱的判断



1)看吃食时间的长短    投喂后在3小时左右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




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在下次投喂时适当增加;如延长至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2)看鱼类生长大小   每年的4~5月,鱼开食后食量一天天增加,在一周或一旬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或旬初与旬末的变化。



如果所投数量每天一样,到周末或旬末时,在2小时内就吃完,表明鱼的体重增加了,吃食量增大了。



没有吃饱,要增加喂量,直到10月,当温度逐步下降时要逐步减少投喂量。



3)看水面动静,特别是投饵机投食后   如果鱼类没有生病而在水面上频繁活动,这是饥饿的表现;



反之,吃饱后的鱼会离开食场,钻到水底去,尤其是鱼苗或鱼种在水面上成群狂游,这是严重饥饿状态的标志,俗称“跑马病”,要立即投食,堵截狂游,否则会大批死亡。



至于鲢鱼鳙鱼一类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肥水鱼,可观察水质的肥瘦去判断是否满足其生长要求。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Crayfish | 2021-8-6 11:2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当水质瘦时,用施肥办法去培养浮游生物;水质过肥,出现缺氧浮头时,则要立即换水开机增氧,必要时泼洒敌百虫等杀虫药物杀死浮游动物,才有利于肥水鱼的生长。



(2)预防发生饥饱不均现象,必须做到投喂“四定”



不能有什么投什么,有多少投多少,没有就不投。鱼谚道:“停食1天,白长3天。”



有的养殖户在农忙时往往只顾田头,不顾塘头,停食有的多达几天;有的将饲料集中投于不足10米的一个点上,导致鱼类吃食不匀,生长不均,达不到计划产量;



有的对饲料保管不严,霉变后还直接投喂,导致鱼类发病,损失惨重。



因此,要想学会科学养鱼技术,必须先学会识别鱼的饥饱,坚持定量、定质、定位、定时的“四定”投喂方法,这样才能实现丰收、丰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