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养殖户不慎使用假渔药 35万条黄颡鱼死亡损失近20万元

[复制链接]
查看2674 | 回复0 | 2021-8-12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沙岗镇从事水产养殖的丁超向水产前沿记者报料,称他一塘20亩水面的黄颡鱼,约35万条,在使用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卖给他的药品“菌毒克”兑水泼洒后,2天~3天之内全部死光,直接损失近20万元。

惨!7瓶“菌毒克”,2天~3天35万条鱼死光


据丁超介绍,他在沙岗七星岛从事水产养殖已有3年,共有100多亩12个养殖塘,养殖方式是南美白对虾和黄颡鱼混养。出事塘是4号塘,20亩池塘同样采取的鱼虾混养模式。为防止鱼苗吃虾苗,一般先养大对虾再投鱼苗。2021年5月,出事塘共投放约35万尾黄颡鱼苗,价值0.12元/尾,鱼苗成本超4万元。投苗一个多月后,丁超发现黄颡鱼出现烂身现象,将情况致电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求助,对方询问丁超手上持有的药品,得知丁超有聚维酮碘以及“菌克清”后,建议他用7瓶“菌毒克”兑水全塘泼洒处理。丁超照指示操作,然而第二天早上,池塘内飘浮不少死鱼,此后养殖工人不停地打捞死鱼,但情况并未缓解。最终在泼洒“菌毒克”2~3天内鱼苗全部死亡。

35万条黄颡鱼全塘死亡
1628758358197876_202.png
1628758358239405_924.jpg
标注为台山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菌毒克”
1628758374222324_952.png
泼洒“菌毒克”后2天~3天内,全塘黄颡鱼死亡
162875838983925_197.png
1628758390019560_846.jpg
1628758399380395_767.png
黄颡鱼烂身

渔药店和厂家互相扯皮,拒不担责


死鱼事故发生后,丁超怀疑是所用的假渔药或者是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以下简称“渔药店”)相关人员指导错误所致,于是立刻通知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但渔药店拒不承认是自己指导失误,推脱是厂家问题,叫丁超与厂家联系。丁超表示,他联系了药瓶身标注的厂家电话,但电话号码是空号无法打通。随后渔药店给了丁超一个厂家联系人手机号,打通后,厂家联系人态度恶劣,直言丁超不会养鱼,他的药没问题。之后丁超再拨打厂家电话,对方拒绝接听。
丁超称,他并不是第一次从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购买药物,之前也曾多次购买。实际上,本次使用的“菌毒克”正是他2020年9月份花600元购买的一件20瓶的“菌毒克”使用后剩下的。2020年因为黄颡鱼出现烂身问题,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曾向推荐他使用该药物,由于当时丁超所养殖的黄颡鱼规格比较大,死亡1000多条后丁超未去深究黄颡鱼死亡是药物所致还是发病所致。本次用药后全塘鱼苗在2天~3天全部死光,丁超认为是渔药所致,才决定要找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论理。
丁超称,近日,他所养殖的1号塘里黄颡鱼也发现少量烂身头部现象,更换了一家渔药店后,新店服务人员建议他使用聚维酮碘加水杨酸处理,在遵照操作后目前情况已基本好转。
然而4号塘从投苗到发生死鱼事故已经养殖一月有余,黄颡鱼苗已达到50条~60条/斤规格,加上前期清塘、电费、人工、渔药、饲料投入以及种苗成本4万余元,合计损失13万元;4号塘内的对虾在出事时已达到40头~50头/斤规格,在泼酒药后很快出现不吃料现场,丁超迫不得已紧急卖虾,以致最终成交价比时价低,整批虾较正常上市损失数万元。丁超估计,4号塘鱼虾直接损失接近20万元。
找相关部门答复遥遥无期?渔药店快速下架“菌毒克”和营业执照


事发后,丁超多次找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协商解决问题,但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拒不承认其存在过失或销售假药的行为,其中一次还以丁超“闹事”为理由进行报警处理。丁超无奈只好向合浦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反应情况,畜牧兽医部门也曾到店里检查药物,但听到风声的合浦**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早已偷偷将“菌毒克”下架,同时还下架了营业执照,对方解释称“拿执照去变更法人了”。7月12日,丁超曾将手上证据向畜牧兽医部门表明,截至目前,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暂未给出明确说法。
1628758521748970_857.png
1628758521756495_557.png
丁超的购药记录
1628758536695882_851.png
涉事的鱼虾药物饲料经营部

假药!厂家为空壳,天眼查显示是批发企业!


在天眼查平台,输入“菌毒克”瓶身上的生产公司——“台山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后,得出的结果显示该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批发业。
1628758557975629_886.png
天眼查显示台山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一家批发公司,并非生产企业,同样也就不存在GMP资质和水质改良剂生产资质。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类似“台山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空壳公司数目众多,养殖户一定要学会甄别,以免中招。


维权!养殖户应保留证据,先报警,再报质监局或者工商管理局


面对养殖户遭遇的情况,业内人士建议:一是保留购买凭证和残留药品,空瓶,二是统计损失,三是及时采取报警措施,由警察取证,再报质监局或者工商管理局进行下一步维权。


鱼虾发病,养殖户应如何处理?


如果养殖户遇到鱼虾发病,该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疾病的治疗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确诊病源,二是采取正确的处方,三是选择正规合适的药物,四是正确进行用药。药物质量如何,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着最终治疗结果。建议养殖户朋友购买药物时可先通过《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对药物真伪进行查询,从而确保购买药物的质量,更好的获得企业支持。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众多,外用药物的选择、使用应同水质情况、溶氧状况、藻类的丰度及种类、鱼的摄食情况结合起来。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药物,将药物科学的使用则是治疗疾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来源:水产前沿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