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总是冒小泡,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查看411 | 回复0 | 2021-9-13 2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回到长期炎热天气的季节,或者经历长期低温、阴天后回温时,有时候会在池塘下风口看到有一些小泡泡。种泡泡怎么看都不是增氧机打出来的,特别小、密集,随风飘荡,许久不散。



冒泡的原因只有一个——池塘底泥已经有气体产生了!说明底部已经发生厌氧发酵,富营养化的底泥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气。



1、水解阶段

是有机物在水解细菌的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复杂的有机物质水解和发酵转化为小分子的单糖、氨基酸、肽等。





这会导致池塘容易呈现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水体黑或者粘而不爽。



2、酸化阶段

是厌氧水解产生的单糖、氨基酸、肽等,在低溶解氧甚至缺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转化为丁酸、丙酸等脂肪酸和醇类。



这会导致池塘的对虾容易呈现脚、尾部、须发红。




3、产氢产乙酸阶段

以上的产物,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乙酸、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



这会导致池塘容易呈现池塘下风口有小泡现象、下风口感到有异味,虾容易惊跳、严重时大量死亡等等现象。



4、产甲烷阶段

最后一步是以上小分子碳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将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转化为甲烷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这会导致池塘容易呈现池塘下风口有小泡现象、下风口感到有异味,虾容易惊跳、严重时大量死亡等等现象。



那么该怎样改善池底?



1、及时晒塘清淤

每养殖2-3年后,一旦发现池塘有过厚的淤泥沉积,可以通过水泵抽掉多余的淤泥,并晒塘15天以上。


1631535985803620_426.jpg
2、科学选择好肥水产品

使用粪肥肥水时,先使用em菌发酵好,然后用编织袋装好后,放入池塘,肥力失效后再打捞出来。在平时追肥时,不要使用化肥(尿素、碳铵等),特别是底泥厚的鱼塘。建议选择高碳低氮的生物肥,不仅仅可以补充碳源,还能降氨氮、稳定水质,同时促进有益藻类繁殖。





3、科学改底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化学氧化型底改(如过硫酸氢钾)+微生物改底的方法改底。到了养殖后期建议半个月一次。不仅可以减少细菌病和寄生虫的爆发概率,还能将池中的微量元素利用起来,促进藻类、鱼虾的生长。



4、勤开增氧机

在天气清朗的时候开涌浪机,开1-2小时停1小时,促进水体垂直流转混合,保持底部溶解氧的充足,防止池底有机质发酵产生有害气体。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