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鱼原因如何判断?学会以下三点,你也能成为“诊”鱼高手!

  [复制链接]
查看371 | 回复2 | 2021-9-14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分季节、天气、早晚,常常会遇到池鱼突然大量死亡的现象。也许傍晚吃食还很正常,晚上或清晨却发生池鱼大量死亡情况,大多原因分为鱼类中毒、泛池、病害死亡。

如何正确判断池鱼到底因为什么而死呢?小编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631615211751555_928.jpg
1
从发生时间判断
1.鱼类中毒

一般无季节、天气和昼夜之分,随时都可能发生,鱼类的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并多在午后,药害多与农田施肥、鱼池施药或工厂排污相关。

2.泛池

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尤其是“大麦黄”或“白露节”两个节气前后。高温季节,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续阴雨和雷阵雨天气,多发生在半夜至黎明这段时间。水质越肥、放养密度越大,泛池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

3.病害死亡

导致大量死亡多发生在苗种培育阶段和“大麦黄”或“白露节”两个节气前后及夏季高温期间,死亡数量也是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尤其是患气泡病、暴发性出血病、草鱼“三病”,短时间内可形成大量死亡。
1631615230156947_939.jpg
2
从发病症状判断
1.池鱼中毒

一般没有浮头迹象,其症状因毒物的不同而异。鱼类发生氨氮中毒,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的池中白鲢甚至跳到塘埂上,有时浮出水面,继而呼吸减缓,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药害中毒,鱼类浮头的现象不明显,症状表现也因毒物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表现为反应迟钝、麻痹、体色慢慢变黑、黏液增加、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有的表现为颤抖、跳跃、挣扎,直至昏迷死亡。


1631615245010739_862.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9-14 18:2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泛池

表现为鱼类分散于全池浮头,嘴一张一合,平静地直接从水面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时在池塘浅水处浮头的鳊、鲂鱼肚皮慢慢上翻,挣扎着保持平衡,如此反复几次便肚皮向上死亡。

3.病害死亡

鱼类常伴有典型的症状,用肉眼观察可发现鱼的体表如眼眶、鳃盖、口腔、下颌、鳍条基部及腹腔两侧等部位出血,鳃盖开“天窗”,肛门红肿,蛀鳍,烂尾等症状,鱼苗体表鳍条上有气泡等。
1631615266595559_559.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9-14 18:2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3
从发病原因判断
1.鱼类中毒

一般与工厂排污有关,还有就是鱼病防治时用药不当有关,或是鱼池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有关,或是管理不当,人为因素造成,如投喂量过多引起的氨氮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2.泛池

主要是水质恶化、天气突变、放养密度过大、池水严重缺氧引起。通常野杂鱼、虾、罗非鱼、鳊、鲂鱼浮头为轻度浮头,鲢、鳙鱼浮头为一般性浮头,青、草、鲮鱼浮头为严重浮头,鲤、鲫鱼浮头为重度浮头。

3.病害死亡

病害的发生大多是因水质调控措施不当,病害预防措施不到位造成。
1631615285054437_40.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