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分析原因-水深
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表层水体温度比较高但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低好几度,但是夜晚表层水体热量不断向外散发,到黎明表层水温又比底层水温低。
表层水的密度比底层水稍大形成一定规模的密度流,特别是在气压变化频繁风向多变的晴朗日子比较容易出现“反底”而造成水体分层。
2、分析原因-密度
放养密度过大,投料造成的残饵积累和粪便排泄物的积累增多,有机物分解耗氧严重。
水体的污染远远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到了养殖的中后期也就是45天左右以后出现水体分层较多,往往发病率也是最高的。
3、分析原因-饲料
饲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投料过多,残饵不断积累在底部,经过微生物参与的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改底的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最新的技术是安全高效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过硫酸氢钾被称为第五代消毒剂,绿色安全,对养殖动物刺激小,使用无残留,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但是大家在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时候要选择含量在20%以上的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成分含量越足,氧化性好。但是由于过硫酸氢钾较高的氧化性,含量越高越难制片。一般的小厂家很难做到。因此在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时建议大家看清含量,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产品。与此同时,制片技术越高,颗粒越小,作用面积越大、越均匀,效果越好。
水体分层造成底部积累较多有毒有害气体,各气体分压大于表层分压,在天气突变时容易反底,危害养殖动物。
4、分析原因-刺激
第五,使用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的水体容易出现分层。
通常我们使用的消毒药物分子量越小刺激性越大,由于消毒药物的刺激性会使水生生物在短时间内的运动量加大。
另外消毒药物也能抑制菌类的代谢繁殖等,同时藻类特别是偏老化的藻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