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对低温应激的适应性和不适病害及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1115 | 回复0 | 2021-10-18 11: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寒潮发生时,温度急剧降低,使鱼体的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从而严重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诱发疾病。



尤其对于不耐寒的养殖品种更易受寒潮的影响,如罗非鱼、鲮鱼、对虾等, 情况更为严重。
1634527188970301_372.jpg
鱼类应激

指鱼类受到各种有害作用的刺激(自然环境、生物因子、人为因素、鱼类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低温应激下鱼类的生理适应性

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

1.蛋氨酸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鱼体抵御低温的能力;



2.通过酪氨酸的转化提高了儿茶酚胺类的水平,促进脂肪和糖原的分解。



3.降低了体内激素类物质的含量,抑制白细胞的噬菌作用,降低免疫力。

脂肪酸代谢

通过脂肪酸代谢,提高细胞膜磷脂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细胞膜保持稳定性和流动性。

糖原分解

低温应激下鱼类重要的能源物质被大量分解利用。

低温应激的常见病害

1.赤皮病
1634527210674278_172.jpg
低温刺激下,细胞膜的稳定性变差,易引发体表出血。

2.水霉病
16345272256168_646.jpg
低温条件下鱼体免疫力低下,受伤后易感染水霉。

3.竖鳞病
163452724064829_361.jpg
竖鳞病的发生亦与体表受伤有关。

提高鱼类的低温应激能力的措施
1634527255947777_529.jpg
1.寒潮易发期或低温期,提供高蛋白饵料,补充氨基酸,如酪氨酸、蛋氨酸等。研究发现,富含蛋白质的饵料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的耐寒能力。



2.实践中发现,水产用VC对鱼类因低温造成的体表出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在寒潮易发期适当提高池塘水位,减少温度变化幅度。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