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来袭,各类鱼对虾等综合防寒秘籍请收好!

[复制链接]
查看365 | 回复0 | 2021-11-8 1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冷空气来袭,气温的逐渐下降,鱼类摄食减少。昼夜温差变大,水体分层打破,上下层对流开始加强。一年的养殖也到了中后期,经过大半年的投喂,池塘存鱼量大,水体残饵、粪便大量沉积消耗大量氧气,池底处于几乎无溶氧状态。



这些沉积在塘底的废物,对于我们养鱼人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埋在塘底,一旦强冷空气过来,水体上下水层发生强烈的对流,底层的无氧水、有毒物质都会涌到表层,藻类也会出现大量死亡,此时池塘的鱼会出现大面积缺氧中毒浮头。最要命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开增氧机、撒增氧粒鱼根本不会下沉,如果天气持续、会造成大量死亡。这几年遇到好多起这类情况,损失非常惨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里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Part 1
泛底发生的原因


泛底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上层水体的密度大于下层水体的密度,且密度差足够大,引发水体的上下层强对流。



(1)水体上下层对流发生的原理。

水在4℃ 的时候密度最大,在我国水产养殖的主产区,在早春和晚秋,水温都在4℃以上,表层的水温由于冷空气活动或者气温的昼夜变化而下降,水的密度增大,当表层的水的密度比下层的水大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表层密度大的水体往下沉,底层密度低的水体被下沉到池塘底部的表层水挤压到水体的上层,这样就形成了水体上下层的密度流。

(2)养殖水体上下层的弱对流

由于气温的降低,造成表层水体温度的降低,密度增大,当表层水体的密度大于下层水体的密度时,养殖水体就会出现上下层对流。

(3)养殖水体的上下层强对流

冷空气的来临(有时还伴随着降水),气温突然下降,表层水体由于和空气接触,水温也随着急剧下降,表层水体的密度突然出现较大幅度增大,此时水体表层水的密度远大于底层水的密度,水体上下层的密度差足够大,引起上下层水体的强对流。



◆2, 池塘底部有足够的淤泥。



“泛底”主要是指池塘底部的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大量泛起,淤泥中由于有机物的不完全分解产生的一些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的中间产物进入到养殖水体中。

因此,池底的淤泥是引起泛底的物质基础。

池塘底部如果淤泥比较少,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就不存在泛底死鱼的威胁,但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很多高密度精养池塘,由于投喂量过大,残饵和粪便的不断积累,或者常年不清淤,改底不及时等原因,常常在池塘底部形成了大量的淤泥,给冷空气活动频发的季节的水产养殖管理埋下“定时炸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池塘底部的清淤作业



Part2
泛底的危害


当表层水体的水温剧烈下降,有时候甚至一夜之间下降8-10℃以上,引起水体上下层强对流时,在对流的过程中,就会对池底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搅动,导致池塘底部沉积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随着对流的水体悬浮到养殖水体中,水体的溶氧因为这些有机物分解的消耗而迅速降低。

同时,有机物在池塘底部厌氧分解所产生的氨氮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大量进入养殖水体当中,造成水生动物的中毒,与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物消耗造成的溶氧的缺乏一起构成了对水生动物的双重胁迫,这也是为什么泛底常常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另外泛底危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体上下层对流的强弱以及池塘底部的恶化程度,水体的上下层对流越强,对池底的冲击和搅动就越大,悬浮到水体中的有机物以及释放到水体中的有毒的中间产物就越多,对养殖的危害就越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art 3
泛底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1, 冷空气来临前的投喂管理。



气候条件对养殖过程的管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养殖过程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进行养殖管理。

在早春及晚秋,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特别是白天风和日丽,夜间天气突变,吹强劲的北风,俗称“南撞北”的天气,不宜投喂过饱,降低鱼类摄食和消化过程中对溶氧的消耗。



◆2,冷空气到来前的改底工作。



养殖过程中及时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寒潮的活动情况,冷空气来临前,做好改底工作,促进池塘底部有机物的分解,减少池塘底部有害的中间产物的蓄积,降低泛底的风险。



◆3,泛底发生后的应对。



一旦出现养殖池塘泛底,处理建议以解毒,抗应激,增氧为主。

可以使用的产品有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建议选择粉剂,放氧较颗粒剂型快),或者双氧水增氧。解毒不能使用葡萄糖解毒,因为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自身的氧化分解会加剧水体的耗氧;也不适宜使用有机酸作为解毒产品,因为泛底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硫化氢释放到养殖水体中,毒性的强弱主要是由分子态硫化氢的比例决定的,pH越低,分子态的硫化氢的比例就会增大,硫化氢的毒性就会增强。

可以使用明矾等净水剂,沉降水体中的有机质,净化水质,减少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物分解耗氧。

在泛底急救过程中,不建议使用促进水体上下层对流的机械(如叶轮增氧机,涌浪机等)进行应急增氧,否则会加剧水体中有机物的悬浮,加速水体溶氧的耗竭,机械给水体增多的溶氧远远小于因机械搅动造成的有机质悬浮的耗氧,反而得不偿失。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