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给鱼儿、螃蟹做“人口普查”,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复制链接]
查看1792 | 回复0 | 2021-11-8 16: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几天,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片区正在对当地水产养殖户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情况开展普查工作,这也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的全国首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基本信息登记工作。记者了解到,给全国的水产养殖行业的鱼儿、螃蟹等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人口普查”,不仅可以宏观地了解行业情况,更能提早发现问题,为养殖户提供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等各种助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主要从事虾稻共作,承包了70多亩地。”日前,洋河新区郑楼片区水产工程师胡茂才正在对当地养殖户王其敏的稻虾共作基地进行登记。“我从事水产养殖3年,头一回听说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也有普查的。”王其敏说,这次普查对各个养殖户很有帮助。在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镇上管水产的部门,会根据各个种植户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养殖方案和养殖思路的提醒和建议,同时也会为养殖户解决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降低养殖风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了解到,本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普查,通过本次普查发现全镇共有245户养殖户,养殖面积6300余亩,10余种淡水种类,养殖效益每亩地3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呈现迅猛发展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当地在水产养殖中存在一些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年龄结构偏大,如果继续采用过去的老式养殖方法,亩产量要比采用如微孔增氧技术的科技手段要低30%左右。”胡茂才说,本次资源普查数据将在后期全部汇总登记到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通过本次普查和群众需求,主管部门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倡微孔增氧和特种水产养殖,争取在短时间内把群众的需求对接好,让大家养殖有底气。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