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见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282 | 回复0 | 2021-11-12 17: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氨氮亚盐高怎么办?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密度、投喂量以及残饵粪便的积累,各种水质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一个普遍困扰水产人的问题就是氨氮亚盐超标,迟迟降不下来。那么氨氮亚盐为什么会偏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氨氮亚盐升高原因

1.施肥不合理。

2.养殖池塘藻相单一或缺乏有益藻。

3.饲料投喂不合理,池塘投料量大,造成氮的积累。

4.前期残饵粪便等有机质的积累,没有及时用菌分解。随着养殖进行,投料逐渐增多,而这些饲料并不能被养殖动物完全吸收转化,再加上没有及时的分解处理,从而越积越多,导致氨氮急剧升高。

5.池塘底部溶解氧不充足。溶解氧在低于5mg/L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氨氮。亚硝酸盐由氨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而来,为中间产物,是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情况下的积累。

如何解决

减少饲料的投喂,从源头控制,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减少池塘输入。如果池塘氨氮亚盐高对养殖动物没有造成太大影响时,不建议使用化学药物。对于氨氮亚盐已经超标的池塘,建议先使用超效益菌宝+光合细菌+底藻源整体分解水体及底部的有机物,再进行培藻。此时,培藻需要用到的肥不是定向肥,而是不含氮的肥(如:藻动力),快速补充无机碳及其他元素,促进藻类吸收利用转化氨氮。

注意:若池塘中没有藻,首先要进行定向培藻,再补无机碳肥,保证池塘溶解氧充足,并进行定期维护,及时用超效益菌宝+光合细菌分解有机质,同时可配合底藻源在底部补充有益菌,维持底部菌藻平衡,防止有机质积累过多引起水质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底质如何维护?

底质是指在养殖池塘以水为基础,底质环境的状况会影响水体,池塘底部保持一定厚度的底泥,不仅可以为水体提供营养,而且还能为众多底栖生物和微生物提高栖息场所,但在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池塘会产生剩余残饵,动物粪便、尸体等沉积池底,使底质恶化,产生有害物质,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底质,保持池塘生态系统平衡,池塘底质健康才是安全养殖的保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底质恶化表现

1.底泥发黄,发臭。

2.水体各项指标均不正常。

3.水色不一致,分层,泡沫发黄。

底质恶化原因

1.抗生素的频繁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

2.池底溶氧不足导致还原性有害气体的产生等。

3.使用化学药物消毒抑制了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

4.残饵、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动植物尸体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底质维护方法

1.定期清塘,在养殖初期池塘中没有养殖品种时,可以使用过硫酸氢钾等强氧化产品把底部处理好,改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改善、提高底部的环境。

2.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当减少饵料发热投喂,从源头上解决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及时捞出过多或死亡的水草、青苔等以防腐烂变质。

3.在养殖进行过程中,不要过分改底,不要过量使用化学药物,尤其是强氧化性的药物,建议合理使用,避免破坏池塘底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建议使用生物型改底或弱化学成分的产品,合理安全的养护底。

冬季如何肥水?

冬季对养殖户朋友来说不是一年养殖的结束,而是一年养殖的开始。肥水是鱼虾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越冬期间进行科学的肥水工作,有助于存塘鱼健康、安全越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冬季肥水方法

1.先用藻平衡素。

2.硅藻活力素浸泡2天后,在晴天上午全池泼洒。

3.2天后下硅藻定向肥3两/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冬季施肥

有机肥分解需要菌参与,菌在温度低(20℃以下)的环境中繁殖能力较差,进而其分解作用也非常差。因此,天气变冷,有机肥在低温环境中分解较慢,使用效果不明显。因此,冬季施肥建议使用定向肥。

冬季池塘的维护

监测水质指标,主要是溶解氧,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通常溶解氧保持在5-12mg/L,最为理想。太高不好,北方冬季易得气泡病,太低缺氧鱼大量死亡。南方的冬季养殖也是要注意管理维护,根据池塘指标,做好藻、菌、肥之间的平衡。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