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过程中要谨防“氨氮”过高!

[复制链接]
查看366 | 回复0 | 2021-11-19 1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由非离子氨和离子态铵所组成,主要来源于含氮物质的转化分解,包括无机和有机氮肥、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死亡残体(藻类等)。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升高,一方面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另一方面可影响水产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氨氮居高不下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最头疼问题之一,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氨氮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以及我们该如何防控池塘中的氨氮等相关问题吧。

氨氮过高的危害

氨氮过高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妨碍水生动物体内氨的排泄。大部分淡水鱼类通过鳃直接将氨排到体外,水体氨氮浓度过高,鱼类排氨不易,最终影响鱼的摄食,生长速度下降。

2.腐蚀鳃组织,破坏鳃组织的黏膜层,增大了鳃被各种病原侵染的机会。

3.影响鳃的呼吸,由于对鳃组织的破坏,影响了鳃组织和水体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得鳃对水体溶氧的吸收和转运能力下降。

4.氨对渗透压的影响,水体中高浓度的氨增加了鱼类对水的渗透性,从而降低了体内离子的浓度。

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1.氨氮毒性强弱与其存在的形式有关。离子氨对养殖动物无毒,非离子氨对养殖动物有毒。氨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与环境中的pH值和温度关系密切,这两个因素可影响总氨氮中非离子氨的平衡比例。一般在总氨氮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和pH值越高。非离子氨在总氨氮中所占比例越大,氨氮毒性越强。

2.海水中氨氮的毒性较低。因为盐分可通过对鱼体排氮机能的作用而减轻氨氮毒性。如钙离子可通过降低 鱼鳃表皮通透性而降低氨氮的毒性。

3.溶解氧含量对氨氮毒性也有一定影响。溶氧量低时,氨氮毒性加强,会加剧鱼的生理功能失调。

氨氮高处理方法

1.早期定向培养藻类,小球藻和硅藻搭配使用,使水体和底部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溶解氧,做到提前预防

2.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减少源头输入。

3.定期用菌分解残饵、粪便、老化藻类、有机质,使水体维持一种稳定状态。

4.尽可能减少肥料中氮的输入。

5.注意补充碳源,使用藻动力,促进藻类光合作用来吸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养殖中大多投入过多有机肥,再加上水源问题,大多池塘是富营养化的,因此,大家无需再投入氮肥、磷肥,而是要着重补碳。藻动力是不含氮磷的肥,快速补充池塘碳源及微量元素,帮助转化氨氮。严重时用量1亩1斤,普通用1亩3-5两。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