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这么多年鱼虾蟹!你是否真正理解水产养殖里面的消毒?

[复制链接]
查看290 | 回复0 | 2021-11-27 1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消毒的作用是什么



消毒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消毒就是杀菌”!消毒剂的作用应该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想得到的“杀菌”,这种情况下剂量会使用大一些,主要的目的是治病,这个过程中会对水环境的即有微生物系统产生干扰、破坏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控菌,即通过消毒剂的使用,通过杀灭细菌数量来降低水体总菌数。大多数人人为控菌的是交给有益菌去做的,很少有养殖户定期使用消毒剂去控菌,主要担心对水体有干扰,但我们要知道,有益微生物的“抑菌”,主要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并不能杀灭一部分有害菌,而消毒剂不一样,其是通过杀灭一定的细菌数量来达到控菌的效果,两者是有明显差异的。杀菌多是消毒在治病时候的作用,而控菌则是提前预防的一个手段,而且更重要,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养殖户所容易忽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消毒剂的分类



根据消毒时效性进行分类,消毒剂分三种:分为短时效、中时效、长时效三类消毒剂,主要是同剂量消毒剂在养殖水体中持续杀菌的时间,我们希望筛选出一些杀菌强度好、持续时间长的消毒剂。

消毒剂的时效性



使用消毒剂最佳的间隔时间是多久?在预防性控菌过程中,使用完消毒剂后到底几个小时后可以补充有益微生物?化学类消毒剂使用后,大概4小时后细菌总数量最低,然后细菌数量开始反弹,当然,此时消毒剂仍然在发挥作用。实际上化学消毒剂包括抗生素的杀菌都有一个特征:效果来得快去得快,在达到一定浓度下,化学消毒剂的效力可能会在4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细菌总数下降到最低,然后细菌总数会出现反弹,但消毒剂仍有效果,总菌数有可能在12~24小时左右反弹超标,超过原来的细菌总数,但是细菌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蛭弧菌可能在前1~2天内看不出来什么效果,但如果其能发挥效果,那么控菌的时长有可能达到15天以上,甚至20天以上。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时间来讲,在外塘其一般7天左右达到菌数高峰,如果以菌抑菌有效果,那么使用过后一般一周后达到抑菌最高峰。

总体来说,化学类消毒剂的时效性不长,但杀菌强度高;生物类消毒剂(蛭弧菌)可能杀菌强度不高,但时效性长;至于有益微生物的抑菌时效性还缺乏足够的研究。

消毒的理念



水产养殖的疾病都很难找到病因,即使找到了,疾病基本也暴发完毕了,病越来越多、暴发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难治。我们更多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总菌数给降下来,然后再通过大剂量补充有益菌,通过占位更多的抢占生存空间,从而压缩有害菌的生存空间。凡是追求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模式,消毒管理一定必不可少,它是成功养殖的必备基础之一。

水产养殖中,致病菌存在于四个环境中:空气、水体、底泥、体内,这也是我们要重点控菌或杀菌的场所。“空气”是我们一般不关注的,因此我们的控菌就分为三点:水体控菌、底泥控菌、体内控菌,如果这三个场景我们能把控菌工作做好,那么我们养殖成功率就会有较大幅度提升!我们要选择三个场景,定期的去控制总菌数,降低有害菌的繁殖基数,从而对疾病做出预防。

控菌目标



实际水产养殖中,我们绝不可能把所有的水中细菌全部杀灭,即使是工厂化养殖中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人工干预通过定期的消毒,让其总数量始终在低位运行(比如弧菌,永远杀不完,但是我们可以控制一个低密度的养殖环境)。

水体控菌建议1个月1次,比如选在每月的15号,使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按正常剂量使用1次,正常来说使用后的12~24h就可以大剂量补充有益菌,温度高的时候这个时间还要略微缩短。

底泥控菌



建议使用真品过硫酸氢钾底改片,定期使用可以效的降低底泥总菌数,杀灭一部分厌氧菌,同时减少底泥的耗氧因子。过氧化氢底底改、四羟类的底改、聚铁类的底改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可以选择。同时注意,使用这类底改,也要在12~24h后大量补充有益菌。

体内控菌



其实这一点更多的可能是定期的内服丁酸梭菌,或者内服大蒜素,从而达到体内控菌的效果。

以上是控菌下面是“杀菌”疾病期的杀菌,在无法快速锁定病因的时候,我们就尽量的全方位杀菌,但需要选择广谱、高效、刺激性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消毒产品。


水体杀菌



采用高效消毒剂,同时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比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聚维酮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加大剂量使用。

底泥杀菌



为什么底泥还要杀菌?因为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消毒产品,一般都是外沷为主,以碘制剂为例,基本是500mL使用2亩水面,合计1,333个平方水面,这个消毒能保证中、上层水体消毒就算不错了。这一点,对于底栖类水产养殖动物尤其重要,比如小龙虾、螃蟹等,在它们疾病发生期,一定要使用具有杀菌效果的底改片,针对底泥进行处理。底泥杀菌一定要配合水体杀菌,从而对水产养殖品种的大环境做综合消毒。

体内杀菌



如果养殖动物已经发生了体内感染,那么内服抗生素或中草药是必须的,在这一点是无需忌讳的,因为水产用抗生素也是有合法合规的产品,只要不乱用、滥用,就不会存在问题。

特别提醒,治疗水产养殖的疾病很少能一次达到治愈的效果,因此消毒剂的连续使用可能是必需的,使用间隔时间则视消毒剂种类不同而不同,不过一般不要超过12小时。如果想达到最强的杀菌效果,建议在淡水中普通的聚维酮碘、戊二醛、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可以在使用4~6小时后追加使用1次,因为使用消毒产品4小时后,多数细菌数量是处于最低点。如果是在海水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的第二次使用间隔时间可以延长至6~8小时。如果能有效的控制疾病、减少死亡,在明确看到疾病基本治愈后,需要在最后一次消毒工作完成后12~24小时大剂量的补充有益菌,同时藻类要培养起来,一定要创造一个菌藻平稳的好环境。

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要想着消毒剂把水产养殖的病菌全部杀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会使用这么大剂量的消毒剂去杀灭水中微生物,无菌养殖是不现实的。

消毒剂不是智能导弹,不会说只杀灭有害菌,不杀灭有益菌,有机质几乎是所有消毒剂的天敌,所以如果水体太浑浊的话,那么最好先净化一下水体再使用消毒剂,要么就得加大剂量使用——这实际上也是很多浑水塘口疾病反复治不好的原因。经常连续的使用一种消毒剂,在后面就会发现要达到相同的效果,使用量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细菌会有适应性,会产生抗药性。如果更换不同种类、不同杀菌原理的产品,则病菌对此无适应性,在较低浓度下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消毒剂要交替使用!!!才能保证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好的使用效果。

消毒剂建议配合使用,这样可以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减少环境的干扰,同时也能增加消毒的广谱性。只不过需要注意,两种或以上消毒剂的配合使用要首先确定它们之间至少不要存在拮抗。

消毒剂使用之后,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内快速补菌,最好能大剂量的补充有益菌。这个合适的时间并不是非常确定,但一般建议在使用后12~24小时补充。

常用消毒产品



1.生石灰:消毒效果最好,能够完全杀死微生物和野生生物,同时还能够改善水质,提高土壤钙含量,起到施肥的效果。(亚盐高ph高慎用!)



2.漂白粉:水体杀菌杀藻效果强,注意用量把控。



3.二氧化氯:速度快!



4.过硫片:对底泥效果好,安全性更强!



5.过硫粉:对水体效果好,杀菌杀藻,注意含量用量。



6.液体碘:对水体效果好,安全性高,禁忌晴天中午使用。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