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前期养草、后期养虾蟹!生态混养养殖,一年轻松收入10万!

[复制链接]
查看13997 | 回复0 | 2021-12-27 0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2月8日上午,郎溪县凌笪镇岗南村的螃蟹养殖户钱良海穿上雨裤,一手拿着一只椭圆形的大塑料盆,一手提着一桶氨基酸来到自家的蟹塘。



“现在气温低,要适时投放像氨基酸这类有机饵料增加螃蟹的营养,让螃蟹保持体能,这样螃蟹就不会冬眠。”钱良海一边向水面泼洒稀释后的营养液,一边告诉记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钱良海从外地回乡开始水产养殖,先后流转了100亩水面养殖青虾,积累了一定的水产养殖经验后,钱良海发现螃蟹市场前景较好,于是在2019年,钱良海腾出20亩水面养殖螃蟹。“养了10来年的青虾,以为自己掌握了水产养殖的方法,事实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第一年差点亏本。”钱良海说。



钱良海按照别人养蟹的步骤晒塘、干石灰消毒、解毒、种草、放蟹苗、投喂,虽然是一样的喂养,但钱良海发现塘里的螃蟹越来越少,他赶紧到江苏溧阳、高淳去取经,镇农技人员也赶来现场指导,原来,钱良海因种植水草不及时,水草长得差,导致新蜕壳的幼蟹无处栖息,有的甚至被别的螃蟹吃掉。钱良海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他用菌种和红糖发酵菜籽饼肥水,促进水草生长,提高池水的PH值,给螃蟹投喂氨基酸、螺蛳、小鱼、黄豆等饲料,并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探索出生态养殖螃蟹的新模式。




“我坚持的是‘前期养草、后期养蟹’的生态养殖模式。因为螃蟹生长需要足够多的水草,一是可以为螃蟹提供充足的植物饵料,二是水草不仅在夏天为螃蟹遮阳,还能在水里产生氧气,可以净化水质,提高蟹肉的品质,所以前期养好草对螃蟹生长至关重要。这几年我的螃蟹一直供不应求,就是生态养殖带来的好处。”钱良海跟记者聊起了他的养蟹经。“水草虽然重要,但是水草过多又会导致蟹塘缺氧,所以每年7月份水草疯长后,就要捞出一部分水草打通风道。”



因为喂养得当,钱良海的螃蟹个个长得膏肥体壮,当年九月份,钱良海把收获的螃蟹拿到江苏溧阳零售,因为他的蟹塘水质好,螃蟹干净,肉质鲜美,很快销售一空。“虽然第一年养蟹不太成功,但我还是净赚了3万多元钱。”钱良海笑着说。



第二年,钱良海又尝试蟹虾混养,2月份放蟹苗,到了7月份,等螃蟹蜕壳三次后再放虾苗,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还能合理利用水面,提高经济效益。“去年,我采用蟹虾混养,以螃蟹为主,放适量青虾,这样青虾可以保成本,螃蟹就是净赚的了。”钱良海告诉记者。




钱良海的螃蟹因为品质好,基本上都是零售,许多买家都是江浙沪一带的老客户,在记者采访期间,钱良海就收到了几条订购螃蟹的短信。“我现在还存有大约3000斤螃蟹,准备到元旦再出手,目前已经收到300多盒订单,现在零售,要比九、十月份螃蟹销售高峰期的市场价高出30%左右,虽然增加了日常管护成本,但还是有赚头的,今年螃蟹净赚十几万元应该没问题。”钱良海充满信心地说。



在钱良海的带动下,附近的许多青虾养殖户也开始尝试蟹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通过蟹虾混养提高经济收入,同时,每年7月至9月打捞水草期间,养殖户还可以为周边300多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增收。“近年来,我们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引导群众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镇里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特色水产养殖走上规模化。目前全镇蟹虾混养已经发展到600多亩,青虾养殖达5000余亩,特色水产养殖让群众致富走上快车道。”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来源:夏忠羽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