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博士”养虾有绝招!用上了EM菌,虾没病,成本下降,亩产也非常高!

  [复制链接]
查看326 | 回复1 | 2022-2-20 1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节前的一天,记者来到东海岛东简镇南寮村一片虾塘,这里的虾农陈哥正在收获大虾,只见当虾农收起大网时,许多比大拇指还粗一圈、长20多厘米的斑节虾活蹦乱跳起来,虾农眉开眼笑,这是他们养殖了半年的斑节虾!这边才收网,收购商的海鲜车已经开进塘头,以每斤80多元的收购价全包销了。



收购商说:“兄弟,你的虾又大又生猛健康,肉质Q弹脆甜,客户非常喜欢,你养多少我都全包了!”



虾农陈哥算了一下,这一造虾亩产超过2000斤,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好收成,据说他之前已经连续几年养虾失败,自从前年在女博士曾祥玲帮助下,应用新技术才扭转局面,而且养出的虾质量非常好,虾须长得像天然虾一样,不愁卖。他表示今年将继续乘胜追击。



突破瓶颈

为解湛江对虾养殖难题

量身定做解决方案



陈哥口中的女博士就是曾祥玲,她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专业,博士在暨南大学研究养殖水生态,目前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任总经理。20多年来她一直在研究水产、研究海虾养殖,湛江是中国对虾之都,所以对湛江的对虾养殖也非常熟悉,特别是目前湛江虾养殖产业遭遇的瓶颈。



她介绍说,目前我们湛江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养殖设施陈旧,虾受到的病害多,普通虾农较难养好,不再像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那样放苗就有收成,现在山东、华东地区、福建的虾养殖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他们的养殖技术、养殖环境、养殖设施建设方面都比较先进。
此外,时间久了生物会适应环境,病原体也一样,病原体进化以后成为一种比较优势的生物,容易让虾生病。大部分病原体都是条件致病菌,特别是养殖高密度、饲料大量的投喂,水环境被破坏了,变得合适病原体生长,病原菌长期进化就很容易爆发,虾农养殖风险高,这就导致虾农养虾积极性不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养殖技术不更新。养殖户大部分都是凭经验,真正的专业技术型不是很多。”曾祥玲说。



此外,湛江乃至全国,种苗现在很不稳定,高度依赖进口,而且进口种苗的质量参差不齐



曾祥玲细数湛江虾养殖产业的瓶颈,因而她带来了自己多年研究的解决方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曾祥玲正在查看大虾情况。



生态养虾

一个方案解决多个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曾博士苦心钻研,直到几年前她找到解决以上瓶颈的生物技术EM菌。曾祥玲介绍,EM菌是复合菌,共有80多种菌,是日本50多年的科研成果,复合菌之间是一种有共生关系,使虾塘水体增加了许多有益菌等微生物,实现生物多样性;而且,EM菌最大的优势是激活了土族菌,就是将虾塘里面中间的大部分本土菌激活后,引领它们向有益菌方向发展。



经测试,投放EM菌之后,水体又会生长出许多有益藻类,并且种类繁多,从而滋养出种类和数量都很多的浮游动物,这些都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令水体平衡、稳定。这样的水体自然而然产生生物絮团,这又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载体,维系水体生态系统净化、稳定,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比较低,水体活、肥、爽,不仅给鱼虾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有益菌、藻类和浮游动物都是鱼、虾最好的饵料,从而增加了饲料的利用率,间接降低了饲料投入成本。



曾祥玲解释,养虾其实就是养水的平衡、养虾肠道的平衡和养虾的生态平衡,只要平衡、稳定,虾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自然身体健康、免疫力强,养育出来的虾就是健康美味的。而生物技术EM菌的80多种益生菌就可以从调理水质、水底、虾肠道三个维度来协同作用,让养殖户养育出健康的虾。




更值得一提的是,EM菌养殖虾和鱼,基本没有养殖尾水排放,因为水体一直是通透的、健康的,所以不太需要排出尾水。



技术应用

养殖户 丰产又丰收



“用生物技术EM菌养殖虾难吗?对于一般养殖户来说门槛高不高?”记者问。



“不高,一般养殖户都有看水、看虾的经验,只要会看水看虾,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学会运用EM菌养好虾。”曾祥玲回答,“徐闻有位养殖户符致宇,以前他养虾养了7年,7年都没赚到钱。用EM菌养了3年,3年都丰收,每年盈利几百万元。”



记者致电了这位徐闻前山镇的养殖户,符先生表示之前一直也用其他益生菌养殖南美白对虾,但是很不稳定,用EM菌养育了三年,虾没有什么病,成本也下降了,亩产达三四千斤,现在虾的价格也好,所以都丰产丰收。



南三岛的陈勇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这个技术,应用了一年,养殖了一造斑节虾、一造南美白对虾,虾都很健康,都丰收了。日前看到南美白对虾的价格好,还没到80天成熟就卖了,亩产也差不多四千斤。雷州北和的吴德咏先生也是非常认可这个技术,使他养殖虾获得了丰收,而且,他还把该技术应用于石斑鱼的养殖,也获得了成功。大伙儿感激曾祥玲将这个技术引入湛江,称自己养出了肉质Q弹脆甜的“博士虾”。


来源:湛江日报、南方观城者说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晓秋 | 2022-2-22 18:4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上饶
有那么神奇吗?EM菌已推广多年,已没见到有那么显著的效果。我是不是一直都在用假EM菌?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