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圆桶养虾,一年可养两茬!投资小、回报高,还供不应求...

[复制链接]
查看303 | 回复0 | 2022-2-23 1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月15日清晨,天空微亮,芦淞区白关镇竹林村党总支书记曾江华和3名村民,来到村上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准备捞虾。



曾江华称重,村民记账,技术骨干陆续将虾装好,前来挑虾的客户三五成群,不一会儿,100斤虾装车出发。



村里有了“一只虾”工程



南美白对虾,是竹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项目。在养殖基地4个虾池中,一个个气泡不定时从池底冒出水面。村民站在池边,往虾池中扔出网笼,10分钟左右开始收网,只见一条条南美白对虾足有18-20厘米长,煞是喜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村里养的南美白对虾足有18-20厘米长 记者 杨凌凌 摄



曾江华告诉记者,竹林村位于山坳,村集体经济薄弱。今年村支两委班子换届后,党总支决定实施“党建+水产养殖”强村富民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我们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村民共同入股的形式,鼓励村级党员干部主动投入‘一只虾’工程。”曾江华说,党员干部积极发动虾农参加养殖培训,让虾农及时了解当前水产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动向,使“一只虾”工程与时俱进。



繁育虾苗一波三折



不是冷冻虾,从虾塘捞上来就能上餐桌,价格比超市还低,这就是竹林村培育出来的南美白对虾。但这种虾,好吃不好养。繁育虾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淡水饲养南美白对虾,首先要破“水”。今年4月开始,竹林村的“一只虾”工程启动,村里带头修建虾池,将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做成类似近海水域的养殖环境,按照每个池子放入2万尾虾苗的比例,5月正式试验养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曾江华(左二)与村民在虾池捞虾 记者 杨凌凌 摄



虾苗培育期间天敌多,同时白对虾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其生活的水温需要保持在20℃左右,育苗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



经过党员干部以及养虾技术骨干的无数次摸索,竹林村的南美白对虾基地先后克服了虾池缺氧以及虾苗容易患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第一批虾苗成活率达到了80%。



投资小、回报高,供不应求



农村养虾,销路如何解决?“目前基地试验培育的第一批4000斤虾,都是买家自己找上门来,供不应求。”曾江华介绍,农村地区红白喜事对虾需求量大,加上规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投资小、回报高,产业高峰远未到来,潜力巨大。



“虾苗一般4个月便能上市,一年可养两茬。每斤售价在35元以上,个头越大售价越高。”更让曾江华高兴的是,连月来,看到基地的养虾技术越来越成熟,不少村民也萌发了养虾致富的念头,纷纷前来取经。



下一步,竹林村将增加对水产养殖的项目支持,在30个组推广养殖南美白对虾。同时,依托毗邻大京水库、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来源:株洲晚报,记者:杨凌凌。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