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疾病产生的根源,才可做的有的放矢!

[复制链接]
查看578 | 回复0 | 2022-3-19 1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养殖的水产动物为什么会出现疾病?水产动物疾病根源是由致病因素作用于生物机体时扰乱了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



说白了就是这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我们养殖的鱼虾蟹,使之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相应症状的产生。



致病因素看着很神秘,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关注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PH值、溶解氧这些。另外就是外部机械拉伤这些因素。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探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机体受到致病性刺激、缺乏必需的物质和自身的改变。



致病性刺激包括机械刺激(如拉网、运输操作引起的外伤等)、物理刺激(如气压、温度变化引起的气泡病和冻伤等)、化学刺激(如药物刺激)和生物病原体(如致病菌传染、寄生虫侵袭)四大类。



当机体必需的物质缺乏或不足时,机体的机能将发生变化,甚至死亡,如养殖鱼类饲料中因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患上疾病(营养缺乏症)。



随着机体的生长和发育,自身机能发生了变化,一切正常的环境和条件也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



疾病的发生不仅需要原因,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于条件不同,即使有病原体存在,疾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疾病发生的条件可分为机体自身和外界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后者包括气候、水质、饲养管理和生物环境等。



2.疾病的预防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应从增强机体抵抗力、控制环境、控制和消灭病原体三方面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增强机体抵抗力。



病原体的存在,对养殖对象能否引起疾病,要看机体的抵抗力和当时的环境条件。很多情况下,病原体对体质弱的易引起疾病。



因此,为了使养殖对象不得病或少得病,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具体措施有:



①选择和培育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在养殖生产中,人们常常发现一些发病严重的水域,大部分种类因病而死亡,有少数种类安然无恙地生存下来。这些生存下来的种类,可能由于其本身有较强的抵抗力,或体内产生了某种抗体,对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实践证明,这种天然免疫在水产动物中广泛存在,而且还可以通过选育、杂交和人工免疫等方法获得。



②改进饲养管理措施。合理、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是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抵抗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这方面,我国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经验。如合理混养可发挥养殖对象间的互补互利作用,合理密度可减少养殖种类在水体空间、饵料等方面的竞争,合理选择饲料和投饵可增强体质,调节和控制好水质也是保证养殖对象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



(2)控制环境,努力创造防病条件。




首先,在建设养殖场之前应对水源和周围环境做详细调查,确保防病工作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其次,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应使每个养殖池独立,即应有独立的进、排水口,以防止和避免疾病的流行和传播。最后,从环保和节水的角度考虑,水产养殖场应有蓄积废水和水处理措施,具有用水的自净能力。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建立检疫制度。在水产养殖中,苗种购入和售出往往使一些病原传播和扩散,给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树立防疫意识、重视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水产养殖普通工作者可根据疾病学知识进行检验,必要时将可疑苗种送达有关检疫和研究单位。



②彻底清塘,保持水体清洁。养殖池是养殖动物栖息、生活的地方,也是病原体滋生和繁殖的场所,池塘环境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做好养殖池的清整工作尤为重要,通常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药物彻底清塘。



③苗种放养时,要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用药物浸洗(药浴)。常用于浸洗鱼体的药物有:高锰酸钾(20~40mg/L,15~20min)、食盐(2%~4%,5~10min)、硫酸铜(0.7mg/L,5~10min)、漂白粉(10~20mg/L,10~15min)、敌百虫(10mg/L,15min)。



④饲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工具和食场进行消毒。网具用10~20mg/L硫酸铜浸洗,也可用高锰酸钾浸泡。食场除每天打扫外,每隔1~2周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其用量为250g漂白粉用10~15kg水溶解,在食场水面泼洒。



⑤疾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投喂药饵和全池泼洒药物。体内病原体的预防,常采用投喂药饵方法:将药物均匀混合在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