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高效养虾技术,只需短短3个月,养殖户就可以获得大利润!

[复制链接]
查看312 | 回复0 | 2022-3-20 11: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景泰县地处西北内陆,因其地势低、排水不畅,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形成大量的盐碱水。景泰县盐碱洼地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项目利用了景泰县五佛、上沙沃等废弃盐碱耕地建成标准化虾池,在相关渔业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外聘技术人员进行盐碱洼地南美白对虾养殖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3000kg/h㎡、7.5万元/h㎡的成绩,建成景泰县盐碱洼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并在全省内示范推广。本文围绕养殖试验结果及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养殖条件及技术要点


1.1 池塘准备



1.1.1 自然条件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临黄河,境内干旱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光照充足。五佛乡位于黄河沿岸,年平均气温10.6 ℃,海拔高度1 276m。该地区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常年大水漫灌,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部分耕地因盐碱严重而被迫弃耕。弃耕面积约666.67公顷,成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基础条件。据统计,5月总温度341.9 ℃,平均温度17.42 ℃;6月总温度423.1 ℃,平均温度21.3 ℃;7月总温度455.8 ℃,平均温度22.3 ℃;8月总温度425.5 ℃,平均温度21.3 ℃;9月总温度314.1 ℃,平均温度16.6 ℃。最适宜养虾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上旬。



1.1.2 池塘建设



养殖池塘池底平坦,泥沙底,无淤泥。面积为0.33~0.67h㎡ ,水深1.5~2.0m,每h㎡池塘配备1.0kW水车式增氧机 5 台。进水口设置一定长度的60目锦纶网布滤网 ,起到保护作用。



1.1.3 前期盐度调控



因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在不浇灌的情况下,池中也能够渗进盐碱水,通常水位深度约50cm。周边地区以前均为耕地,土壤中盐分及其他各种成分含量较高,在缺氧环境下土壤中亚硝酸盐含量高,池水中含盐量可达20%,尤其是亚硝酸盐含量高达1mg/L以上。据资料表明,南美白对虾用鳃呼吸,亚硝酸盐可经鳃丝进入虾体 ,在血液系统循环时,导致血液中血蓝蛋白的载氧能力下降 ,引起虾体缺氧,影响虾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可直接导致中毒死亡。由于亚硝酸盐含量高不利虾类生长,故运用反复浸泡排灌的方法降低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将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降至0.1 mg/L以下。



亚硝酸盐含量达标,排干池水,每h㎡采用生石灰1500kg化水后全池泼洒。南美白对虾养殖初期盐度保持0.5%,该地区从土壤四周渗进的水中有时含盐量高达2%以上,为降低水中含盐量,需加入黄河水调控。暴晒7d后关闭排水管,待池塘中渗进水位达到50cm,池水盐度约达0.577%,符合养殖用水标准。盐池中各成分含量见表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表1 盐池中各成分含量



1.1.4 前期水质培养




放苗前半月,采用富氯(三氯异氰脲酸)消毒,施足量的动物肥,最好采用牛粪或羊粪,必须充分发酵。施肥量一般为1 500 kg/h㎡,每公顷池塘施尿素75kg、磷酸二氢钾22.5kg 、施肥水宝等微生态制剂;培养水质,使水体保持一定的透明度约为30~40cm ,池塘水色呈理想状态,如茶褐色或黄绿色;pH值为7.8~8.5 。水体中总弧菌数量应以不高于5000菌株/mL、绿弧菌数量应不高于500菌株/mL为宜 , 总菌数量10~25万菌株/mL为宜。



1.2 虾苗投放



1.2.1 虾苗的选择



虾苗应选择体长约0.5cm、活力强、规格匀称、无畸形、方向性感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度高;体表光滑、通体透明、形态饱满;喜逆水性 、沉底性及附壁性好、对水流反应灵敏的品种 。



1.2.2 虾苗淡化标粗



外界气温较低,淡化池需搭建温棚。通常淡化池底部及四周铺膜,底部安装增氧设备,建排苗口,进苗时掌握淡化前的盐度,根据原苗盐度,调节淡化水质的盐度与原苗保持一致,水深达0.5m。当淡化池水温在25~28 ℃时,开始淡化,淡化的规格一般为0.5cm的虾苗。采用沉淀好的黄河水淡化,每隔2d加注1次20cm,4d后加至1.2m,第5d起每日加注20cm,排20cm,7 d后一般可淡化至5‰的盐度,可淡化约200万苗 。



一般淡化7d后,开始标粗。首先,将淡化池中原虾苗均匀分成4份,分别放入标粗池中开始标粗。标粗池中加注一定量的原淡化池中的池水,加注池塘中老水至1.2m 。观察水质情况并及时换水。标粗期间做好投喂开口料,开始每日投喂2次 ,每次投喂量为每万尾0.08kg,3d后开始加料,每万尾投喂0.10kg ,第4d每万尾投喂0.11kg,第5d每万尾投喂0.12kg,第6 d每万尾投喂0.13kg,第7 d每万尾投喂0.14kg,第8 d每万尾投喂0.15kg,第9 d每万尾投喂0.16kg,第10d每万尾投喂0.17kg,10d后当虾苗规格达1.5~2.0cm开始分塘(试验生产数据表明成活率达可到70%以上)。



1.2.3 试验虾苗



为确保虾苗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放苗前需要进行试水。试苗盆加入池塘养殖水,放入淡化苗,观察虾苗在盆中是否活动正常 ,有无抽筋、脱壳、沉底、死亡等现象发生。经48h以上观察,若未出现死苗现象,将手伸入盆中虾苗迅速游走,即说明水质无问题。



1.2.4 放养密度



根据池塘水体的实际情况,如浮游生物的多少、预期亩产量放养,五佛地区一般宜放45~75万尾/h㎡ 。



1.2.5 放苗



放苗前一周连续测量水温。水温稳定在24 ℃以上时,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放苗,一般选择上午放苗。放苗前满池泼洒防止虾苗应激的活力素类产品,放苗时在虾池上风口深水避风处进行,保证水温变化不超过2 ℃。下池前将虾苗口袋悬浮于养殖池塘水体中数十分钟,确保两者温度一致。将虾苗口袋解开、使用水瓢打几瓢水于虾苗袋中,混合,待虾苗适应后再缓慢放入池中。



1.3 饲料投喂



1.3.1 饲料质量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要求很高,必须是优质高效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必须符合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营养行业标准和国家渔用配合饲料安全标准。研究表明,饲料成本占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本的70%以上 。因此,投喂高质量配合饲料,对整个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1.3.2 投料注意要点



饲料的投喂直接影响养殖水体的水质 ,部分饲料成分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发生各式各样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而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科学的投喂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健康很重要 。投喂方法得当,南美白对虾不易患病,饲养周期缩短。反之,对虾生长减慢,容易发病,且养殖周期延迟,养殖效益减少。



饲喂过程中应注重观察盘的安置和观察技巧。试验表明,100目开口面0.25㎡的网布围成深度0.1m的观料盘较合理 。一般每个池塘安置2个观察盘,安放在长提相对的中间,离提1.5~2.0m之间,面积适中,饲料不容易流失,容易提离水面,且南美白对虾不易逃离,便于掌控。采取分开投喂、分开观察的方法,在一个观察盘撒料,同时在观察盘周围撒料,一个观察盘完成后,再操作另一个观察盘,最后综合判断判断虾的摄食情况及时判断虾的生长情况。



因水质恶化导致南美白对虾死亡,必须停止投喂几日,待水体改良后,虾的死亡情况自行停止。发病引起的死亡,在保持水质指标正常情况下,必须加大投料量,保证健康虾的正常生长;投喂药饵,避免病原体的水平传播,控制发病状况,做好投料日志。详细记录每日水文变化、投喂情况及采食情况 。



1.3.3 科学投喂




由于天然饵料充足,前3d不用投喂饲料。第4d开始投喂对虾专用饲料 ,按放养密度45~75万尾/h㎡量开始投喂。前15d,0号饲料放苗初期投喂,每日4次,每次投喂50g/万尾左右,依次每次投喂量增加5g/万尾。15d后开始设置饲料盘,目的是观察虾的肠道排泄情况及剩料情况 ,从而判断虾的摄食情况。20d后每次投喂量调整至150g/万尾左右。40d后每日投喂减少1次,每次投喂量调整至400g/万尾左右 。以后每隔10d,根据虾和饵料台实际情况酌情调节虾料用量。在池塘中设置饲料盘,考虑池塘面积、放养密度等实际情况 ,一般(3~5)×667㎡设面积为0.3㎡饲料盘一个。1、2、3号饲料,料盘内每次放1%左右用于观察,1.0~1.5 h查看,通过观察料盘里虾的肠线情况判断是否饱食。当水温、天气、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投饵;发现虾发病时可停料观察,为药物治疗做好准备。



1.4 日常管理



保持良好水质是南美白对虾健康快速生长的基础 ,有效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物质是水质管理的关键措施。对虾对污染物超标非常敏感,尤其是氨氮和亚硝酸盐。因此,加强水质检测和管理在养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往往成为关键措施。定期加注新水,每周或每10d加水1次,不超过20cm,保持水体30cm左右的透明度。采用生化方法来改善水质,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利用光合或化学作用,分解有机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改善水体 。合理使用增氧机。放苗前期,由于虾苗较小,水体溶氧充足,一般不开增氧机,遇到阴雨天或特殊情况开机2~3h;一个月后,逐步做到每日定期开机2~4h;养殖中后期,逐步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阴雨天或特殊情况可24h开机;做好巡塘日志管理。每日3次检测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等常规指标。观察虾池的水体变化和虾的摄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各种设施检查。



1.5 病害防治



新建池塘,重视水质环境,合理放养密度,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为做好预防工作,必须重视水体改良和水质净化,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养殖后期,针对可能出现因水质恶化导致对虾体质下降的情况,主要采取用优良改良剂改良环境的方法,预防效果较好。偶有细菌性红体病发生,通过水体灭菌、投喂药饵等措施均能很好地预防此病。



1.6 成虾捕捞



五佛地区9月下旬水温一般降至20 ℃,影响了对虾生长。当对虾平均规格为80~100尾/kg时,可捕捞上市。当地笼捕捞量不足2.5 kg,排水到池塘水位降到80cm左右时,继续下地笼,直到将剩下的虾全部捕完。对于捕捞上来的虾暂时不能完全出售,可放在10盐度的洁净水中暂养,排出污物后运输上市。



2 注意事项


注重水质培养,配肥水质,水中浮游生物增多,可为虾提供良好的天然饵料。合理使用肥料及生态制剂可节约成本,减少有毒有害成分,不容易倒藻。



试验地区土壤中含有亚硝酸盐,虾池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出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现象,采用常规办法加入微生态制剂效果不明显。当水温下降时,盐碱池极易暴发小三毛金藻,导致倒藻现象,影响虾的正常生长。试验表明,水体中亚硝酸盐和小三毛金藻浓度增加时,草鱼对此比较敏感 。可在虾池中投放少量草鱼,通过观察草鱼的活动状况,如发现草鱼焦躁不安、四处游动或向岸边集群时,说明亚硝酸盐和小三毛金藻超标。试验表明,采用12mg/kg硫酸铵,使水体铵离子浓度达0.4~0.5mg/L,及时加注新水,可有效降低小三毛金藻。试验发现,合理使用三氯异氰脲酸对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起到一定降低作用 。

3 结论

根据试养情况,南美白对虾饲养3个月,可生长到90尾/kg左右,达到上市标准。景泰县五佛乡6—8月份平均池塘温度可达20 ℃以上,利用夏季较高温度发展南美白对虾的规模养殖完全可行。在6月上旬温度较高时及时投产可大幅提高产量,产量达3000~6000kg/h㎡。


来源:吉山花瑶  作者:马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