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今年完成2万亩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复制链接]
查看234 | 回复0 | 2022-5-18 1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为水产养殖大市,中山如何减少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面对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治污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协同合作?近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和中山市农业农村局调研组一行前往西区街道,就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建设进行调研。



据了解,长期以来,农业养殖排放尾水是造成河涌污染的污染源之一。中山作为水产养殖大市,养殖品种、面积、规模和产量的基数都非常庞大,但养殖模式粗放,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鱼塘大排大灌现象普遍。如果养殖尾水未经处理就进行直排,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养殖技术和养殖条件跟不上,而养殖密度又不断增大,有可能造成养殖品种病害频发,发病养殖池水体及死亡个体直排入江入海,从而造成污染;此外,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利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进行病害预防与控制,会导致病原耐药性增加、药物残留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以及水体微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目前,国内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流水槽+”尾水处理模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等,采用生态沟渠、生物滤坝、生态浮床、增氧设施,平面流水贝类养殖池等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设施。中山采用了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西区街道隆平社区稻香围农业绿岛项目(以下简称“稻香围农业绿岛项目”)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池塘升级改造为切口,实施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与尾水治理,为全市首个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


2022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中山今年将完成2万亩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目前,中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推广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模式,进一步实施生态健康养殖与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水环境改善双赢。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也将被列入《中山市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来源:中山日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