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重点技术
›
病害防治
›
中毒都是什么引起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毒都是什么引起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复制链接]
23704
|
8
|
2022-11-17 1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养殖中毒,可分为渔药中毒、农药中毒和水质变坏中毒三种模式,平常说的"中毒"多指农药中毒。
但渔药过量施用或使用不当造成中毒也时有发生,唯有因水体水质变化不适鱼类生存而形成的中毒。
人们多列为水质调理范畴,并未将其纳入"中毒"范围,水体中毒的鱼一般多表现为"缺氧浮头"。
一、有毒物毒害鱼类的主要途径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大自然受到的化学污染物日益增加,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污染较为严重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都不同程度地危害着鱼类。
特别是废水,工厂大量废水,农田中的农药以及不法分子利用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来"投毒"毒害鱼类。
使鱼类中毒、畸变,以致大量死亡,而且通过蓄积危害人类。
使鱼类中毒主要有以下五个途径:
1、鱼与水接触的部位,如体表、口腔等受到毒物的侵蚀而遭受损害。
2、直接侵蚀鱼鳃,使鱼体鳃功能受到破坏,影响鱼类呼吸,窒息死亡。
3、通过食物链或者直接从水体中将有害物质吸收到体内,鱼的组织器官遭受破坏,对鱼类产生有害影响,甚至引起鱼类死亡。
4、毒物在鱼体内蓄积,使鱼体内毒物残留量过高,影响鱼类生长以致鱼类死亡。
5、毒物残留在鱼体内通过遗传,引起下一代鱼类产生畸形,严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
二、污染物中毒的形态
污染物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危害表现在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结构、种群、个体、细胞以及分子层次上。
毒害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1、急性中毒。
鱼类等水生生物受到较高环境污染毒物质的作用,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严重时鱼类等水生生物发生突发性的大面积死亡现象。
2、亚急性中毒。
受到环境污染毒物质的作用较急性中毒低,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这类中毒一般在鱼类的器官内都有蓄积现象,一般不会发生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面积和突发性死亡现象,但对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造成严重危害。
3、慢性中毒。
指鱼类等水生生物长期生存在低浓度的污染环境中,而引起的损伤。主要特点是引起的损伤呈现缓慢、细微和耐受性。
除了对生长繁育造成危害外,还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基因突变,给机体带来长期危害。
如果突变作用于生殖细胞,则造成生殖能力下降或通过遗传过程危害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后代。
由于慢性中毒发生过程缓慢,毒物在机体内有蓄积作用,且又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因此慢性中毒作用的危害更为深远和严重。
要想迅速解救鱼类中毒,除正确区分三种模式的原因而区别采取不同的解救措施外,通用的解毒方法有二:
一是立即向池塘大量换注新水。
二是持续加开增氧机。
二是持续加开增氧机。同时每天泼洒一次vc,连用三天左右。
因为"新水"和"增氧"都有很强大的解毒作用,水有稀释毒素的作用,氧气也有化解毒素的作用。
加上增氧机搅水能将水体中的毒物质向外向空中抛逸,能够逐渐减少水体中的毒物质含量。
当然,池塘鱼类中毒的急救措施也应因异而宜方能奏效。
一般来说,开启增氧机、冲换新水对绝大多数情况下的中毒"浮头"是有效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方法只能起到临时解救作用,治标不治本。
根本的办法是应找出毒源及中毒原因,有针对性地施治,同是鱼类中毒,起因如果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若不能加以区别,盲目施救,往往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 渔药中毒
渔药中毒,也称药害事故,在鱼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稍有不慎,就会因药物过量而引起鱼类中毒。
轻则造成鱼类厌食,影响生长,重则会引起大量死亡,有时也会缓慢死亡,或者鱼的体质会逐渐降弱,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生产上用药后一旦发现鱼类活动异常,除了立即向池塘大量换注新水外,应持续加开增氧机。
同时还要针对不同药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1、菊酯类鱼用杀虫剂:
常见的有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1)、根据菊脂类农药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水体PH值较高时,毒性则较低,依此类药物遇碱易分解失效的特性。
因此,在鱼类中毒后,可施用1ppm~2ppm的碱水。
也可水深1m每亩用15kg~25kg生石灰或每亩30kg草木灰水溶液,全池泼洒,以增加水体的碱性,降解其药物毒性,具有一定的效果。
(2)、中毒初期,可用硫酸阿托品以每立方水体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亲鱼或大体重鱼体可按鱼每公斤体重0.15mg~0.3mg注射施用。
施药后鱼类中毒症状减轻即停药。
未见好转的,每30分钟~90分钟可以重复1次,2次~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减量或停药。
此方法可短时间内缓解鱼类中毒症状,恢复鱼的正常活力,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有机磷杀虫剂:
常用的有晶体敌百虫、辛硫磷等。
敌百虫虽然是常用的杀虫剂,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可防治多种害虫。
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对人畜都比较安全,但是对鱼类的毒性较大一些,在使用敌百虫防治鱼病时须谨慎。
鱼类敌百虫中毒症状:
鱼种通常体色变黑,鱼苗游动缓滞,麻痹,鳃部充血,最后失去平衡静卧水底死亡。
鱼类开始极度不安,狂游、跳跃、鱼体发黑、游动缓慢、乏力,反应迟滞。鱼不想摄食,饥饿而死。
因而鱼明显挣扎不安,抽搐呈弯曲状,侧卧后可延续较长时间,主要消耗鱼体本身的机体。所以鱼在死亡时,显得比较消瘦。
敌百虫的主要危害鱼类:
敌百虫对肉食性的无磷鱼,相比四大家鱼以及鲤鱼、鲫鱼的毒性大,而且敌百虫有较强的胃毒作用。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所以会出现肠粘膜受损,小肠表皮绒毛细胞被破坏,肛门严重淤充血,体表粘液凝结呈斑状。血液呈深红棕红色。
有机磷杀虫剂药物在水体PH值较高时,毒性增强,这一特点和菊脂类农药的特性相反,应禁用生石灰。
可采用市售水体解毒剂或硫代硫酸钠解毒,亦可参照菊酯类鱼用杀虫剂中毒后施用硫酸阿托品等方法。
3、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类杀虫剂:
虽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品,但泼洒碳酸氢钠或维生素C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亦可参照菊酯类鱼用杀虫剂中毒后施用硫酸阿托品等方法。
4、硫酸铜、硫酸锌等重金属杀虫剂:
过量使用时,可采用净水解毒剂(如腐殖酸钠)或应激解毒灵(如复合有机酸)解毒。
5、氯制剂类消毒剂:
包括漂白粉、强氯精、溴氯海因等。过量使用时,可参照有机磷杀虫剂解毒方法。
6、苯扎溴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
可通过泼洒肥皂水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沉淀方式解除毒性。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四,药害死鱼事故(渔药中毒)与药物的施用
制药厂为了安全起见在使用说明中都将实验室(安全用量)用量作为用户使用用量,便会产生两个结果:
一是在露天池塘大环境复杂条件(与实验室条件不同)下,安全用量有可能效果不佳甚至无效,会让人误以为是"Y药"。
二是无目标性超大加量施用但又易造成鱼类中毒的"药害死鱼事故",损失重大纠纷也不断。
其实,在按厂家安全用量的百分之三十以内加量施用多为安全,假如你认为药效不佳,有方法如下:
一天用一次,第二天再复用一次甚至第三天补用一次。
或者鱼病确属恶性逼人,万不得已那就采取在一天之中上午下午各一次投药的"急诊"式方法,但夜间须早开增氧为好,在认准鱼病的前提下如此效果特好。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五、农药中毒
农药污染中毒是最常见的鱼类致死原因。常见农药污染中毒的肉眼判断方法:
1、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是指密度比较大的金属,如铅、锰、锌等。中毒鱼类鳃部呈灰白色,并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絮状沉积物,使鱼鳃阻塞,引起呼吸障碍,中毒鱼类常在水表层浮游。
鱼类铅中毒,体色明显呈黑色。
鱼类铜中毒,体色呈灰白色,鳃丝呈浅绿色。
鱼类铬中毒,体表呈深黄色,鳃丝呈黄褐色。
2、五氯酚钠中毒:
五氯酚钠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氯化合物,主要用作灭蚴药物使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杀虫剂。
遭受五氯酚钠毒害的鱼类急剧游动,无目的地上蹿下跳、横冲直撞,中毒鱼类在死亡前有钻入草丛、紧靠岸边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野杂鱼先死,然后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鱼类相继死亡,鱼死后体色变黑。
慢性中毒的鱼类鳍条变黑、眼球突出。
3、甲胺磷中毒:
甲胺磷属有机磷农药,常用作杀虫剂。中毒鱼类急躁不安,狂游冲撞之后游动缓慢,出现侧游,头部向下、尾部向上等症状,最后沉入水中死亡。
4、乐果中毒:
乐果中毒后,症状不明显,但鱼的肝脏明显肿大。
5、呋喃丹中毒:
呋喃丹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的内吸作用。鱼类中毒的主要症状为鱼体出现弯曲,肛门外有排泄物形成“拖尾”。
6、菊酯类农药中毒:
菊酯类农药(上述有菊酯类渔药,此处指农业种植作物上用的菊酯类)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但对鱼类来说,仍属于高毒农药,而且作用迅速,杀伤力大。
鱼类中毒后表现为烦躁不安,鳃盖张开,从鱼翻白至死亡挣扎时间可长达12个小时。鱼死亡后眼球突出,眼底有出血点,腹腔内有积水,鳃部颜色灰白。
7、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鱼类的普遍反应是:鱼离群乱窜、狂奔,捕获的鱼打开鳃盖看见鳃丝出血,身上无其它痕迹。
有机磷的主要毒性在于能使动物血液内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能力,致使乙酰胆碱产生蓄积,从而引起组织能力致变,出现神经中毒或其它症状。
有机磷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有机磷对鱼类的毒性反应不太相同,鱼类有机磷中毒有三个共同特点:
一是虾、贝、水生昆虫对有机磷的耐受力低于鱼类。
一般受有机磷污染的水体中虾、贝、水生昆虫发生死亡时,而鱼类则存活,甚至没有发生什么毒性反应。
有机磷中毒的鱼外表呈现畸形现象,经过解剖发现,有机磷中毒的鱼类往往出现脊椎骨粘连和扭曲。
二是测定有机磷中毒鱼类的血液胆碱酯酶,其活性降低。
这是因为有机磷农药作用于鱼的神经系统,降低了乙酰胆碱酶活性,而且鱼类对有机磷这一特异性反应特征较为敏感。
三是有机磷中毒的鱼类(亚急性或慢性中毒),一般出现鳞片竖立,用手紧压鳞片基部,有水射出或中毒鱼眼球突出等症状。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9、其它:
鱼藤精中毒、茶麸中毒等。
农药中毒的解毒方法:
1.鱼藤精中毒。
有人用人尿兑水全池泼洒。用量为一亩水面均一米深,用25公斤左右的人尿,兑水至50公斤后,全池均匀泼洒,对解救刚中毒或未中毒的鱼类效果明显。
2.茶麸中毒。
首先,用溶氧高、无污染的清净水注入塘里(千万不能下池搅拌)。
有人用桐油每亩水面平均一米深用0.5公斤桐油兑25公斤水全池泼洒,这样能有效解救刚中毒的鱼类。
3.有机磷农药中毒。
首先将无污染且溶氧高的水体注入塘里;然后用25~30公斤黄泥加30~40公斤人尿(每亩水面均1米深)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
再用或可直接用阿托品每立方水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亲鱼或大个体鱼类可行注射(本文上述有介绍)。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六,水质变坏中毒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鱼类会经常出现浮头的现象,缺氧浮头的起因有很多种,除气候原因造成缺氧是常见的浮头现象之一。
但水质原因(另有患病原因)造成水体产生有毒物质而中毒"缺氧"也不容小觑。
常见的水质原因中毒多为硫化氢中毒,氨氮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等。
1、硫化氢中毒症状及防治措施
硫化氢是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化合物,剧烈地消耗水中的氧气。水体中的硫化氢的产生一部分是来自工业废水中硫化物在水中的水解产物。
主要还是由于底质中有大量的有机物,由于底层溶解氧浓度很低,使硫酸还原菌大量繁殖,把水中和底质中的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
夏季水温很高的时候,生成的硫化氢浓度会更高。
池塘养殖过程中,有时发现鱼类在下半夜和天刚亮时并不浮头,而白天却出现了类似浮头的症状,采取药物增氧措施后,“浮头”现象并不见缓解。
反复数天用药,情况也不见好转。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死鱼现象,死去的多为底层的鲤、鲫鱼。
与此同时,池塘水质发黑,继而转清,发臭,称为“臭清水”。严重时在池边和下风处很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臭味或臭皮蛋味。
导致鱼类中毒的硫化氢,主要产生来自于在池塘的底部,因底部有机质丰富,加上溶氧不足,pH值偏低。
过量残饵腐坏变质在厌氧菌的作用下最易分解产生硫化物,这样一来硫化氢就很容易产生了。
鱼类对硫化氢非常敏感,一旦过量,池鱼就会浮上水面,症状类似浮头。
鲤、鲫是底层鱼类,最早受到硫化氢的毒害,也就可能最先死亡,这就是池鱼的硫化氢中毒经常出现的现象。
硫化氢中毒急救方法:
(1)向水体中投施亚铁盐,使水体含铁(Fe2+)浓度达5-10ppm(一般每亩水面1米水深使用亚铁盐7斤),紧接用生石灰泼洒,使池水pH值上升到8.0以上
(2)向水体中泼洒高锰酸钾溶液(或其它氧化剂),每亩水面1米水深使用高锰酸钾0.67斤。
(3)使用增氧剂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大量换水。
2、氨氮中毒症状及防治措施
氨氮中毒时间:
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日夜之分,多见于高产池、成鱼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因此,在养殖时要加强对这些养殖模式的巡视。
中毒症状:
(1)、中毒鱼鱼体暗色、鳃乌黑、口腔发紫,粘液增长。浮头不明显,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最后活气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中毒鱼轻者多见先死底层的鱼类,尤其是鲤鱼。如池鱼混养鳙、鲢、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鱼和鲢鱼。
(2)、增氧无效:氨氮中毒,开启增氧机,池鱼有时还四散逃避,不愿接近。使用增氧剂后,浮游鱼群仍然毫无反应,症状如故。
救治办法:
(1)、及时加注新水,稀释原池氨氮浓度,避免中毒加深。
(2)、使用食盐,阻拦氨氮及硝酸态氮延续入侵鱼体血液。水深1米,每亩用食盐15公斤。
(3)、撒沸石粉与麦饭石粉,吸附池底部分有害气体及有毒物质。
(4)、中毒得以缓解后,应对水体加施消杀剂进行杀菌,以避免病菌感染。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3、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及防治措施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鱼虾等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在有的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现象相当严重,而且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还会突然升高,导致鱼虾的突然死亡。
即使有时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含量超过鱼虾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生长或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
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性与危害
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是使鱼类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
亚硝酸盐能促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和氧结合的能力,一般称为"褐血病"。
此外,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当亚硝酸盐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虾类往往出现厌食的现象。
亚硝酸盐防治措施
(1).pH值不高的池塘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夏季每半月用10~15公斤/亩生石灰水泼洒消毒。
(2).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用以改良水质。
(3).合理使用增氧机,不能单纯把它当成"救鱼机",通过增氧机的搅动,可以使水体中的游离氨态氮释放出来,减少产生亚硝酸盐的因素。
(4).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跳跳鱼
|
2022-11-17 10:0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七,硫代硫酸钠的解毒使用
硫代硫酸钠,又叫大苏打,硫代硫酸钠为易溶于水的晶体物质,有极强的还原性,具有解毒、改善水质作用。
硫代硫酸钠是一种改水剂,但其主要功效主要还是解毒用,而且解毒的范围比较窄,不适合经常使用。
硫代硫酸钠会改变水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在水体条件比较脆弱时,可能加重缺氧。
因此使用时要十分注意,在倒藻、浮头、阴雨天不能使用或慎用,防止出现意外损失,迫不得已时用之须加开增氧机即可。
硫代硫酸钠在水产养殖中的用途
1、去除水中余氯。
硫代硫酸钠可以将氯气还原为盐酸,因此对于经常使用氯制剂的池塘,可用用它来解除水体的游离氯的毒性。
2、可以用于降解杀虫剂毒素。
其良好的还原性可以用来降解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性,实践证明适用于有机磷杀虫剂过量引起的鱼中毒症状。
3、可以降解氰化物的毒性,同时其良好的离子交换功能对降低水中的重金属毒有一定的效果。
4、其在水中可以释放硫原子,所以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用法用量:1亩米水深施用本品500-1000克。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文暖
|
2023-1-30 21:5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嗯YY语音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呀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价格行情
对虾养殖
河蟹养殖
小龙虾养殖
设施化养殖
跳跳鱼
1234
主题
38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69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池塘养殖
病害防治
养殖机械化
设施化养殖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3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