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在水产养殖行业,尤其是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如何有效地增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传统的纳米管曝气增氧与陶瓷盘增氧,今天我们再说说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更为常用的增氧方式——高压氧锥。
PART.01 氧锥增氧
氧锥增氧的原理,是将进入腔体的水和纯氧进行混合,从而形成高溶氧水。
因为压力,水进入腔体后会扩散扩散成雾状,此时的雾状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因此提高了氧气的溶解效率。
理想状态下,100%的氧气都会溶解到水中,所以它氧气的利用率极高。
像这样的氧锥呢,由于它里边腔体内的压力很大,内部压力甚至能2kg甚至到6kg。
众所周知,在25℃的温度下,正常气压中的溶解氧含量为8.3;
因为氧锥内部的压力能到2甚至6kg,所以温度不变,氧锥内部的溶解氧含量理论上在16.6mg/l以上。
腔体里的压力上升,溶解氧含量也会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般选不锈钢的氧锥的原因。
不锈钢的氧锥是在实际使用时最高可以承受6kg的压力,也就是说溶氧可以达到50mg/l,当然这时的能耗就会比较高。
在一般的养殖中,用2-3kg这个压力,让溶氧达到16~25mg/L。
当然,养殖池中并不需要这么高的溶氧,所以氧锥连接的是主进水管道。
进水管道中水的溶氧可能一般有5mg/l左右,混入从氧锥出来的高溶氧水后,溶氧会提升到7-8mg/l。
这样的水再流入养殖池,消耗掉1-2mg/l后再进入生化池。
如果做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那么氧锥增氧几乎是必备的;
如果没有氧锥,只靠曝气的话,氧殖密度就跟不上。
曾经有客户反馈,没有氧锥时,10-15kg的氧殖密度已经接近极限了。
PART.02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增氧
除了氧锥外,工厂化中还有一种其他的增氧方式,就是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它是一个金属的部件,水从一边进入,经过一系列高速旋转的元器件,把气体混合物打碎;
在这个过程中把气体和水压在一起,变成汽水混合物,这样溶氧含量就会更高,一般能达到30-50mg/l。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水流量小,进水管也很细,可能10个进水管加一起才能比得上氧锥的一个进水管。
因此,这种方式的能耗会很高,投资也大得多,更适合在面积不大的环境中使用,但是大型的循环水系统,通常还是用更加高效的氧锥进行增氧。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304
144
3168
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