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重点技术
›
池塘养殖
›
梅雨及高温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梅雨及高温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复制链接]
19672
|
0
|
2024-6-28 2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各地梅雨季节陆续到来,高温多湿,连续阴雨,水环境较为复杂,水产动物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确保养殖对象能顺利度过梅雨期及高温期,养殖户应加强养殖日常管理并重点关注相关高发疾病。
一、高温期病害预防管理要点
(1)加强监测、防应激: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加水、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及时改善池塘底部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加快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保持水体状况良好;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停食1天,并向水中泼洒抗应激、稳定水质的药物。待水质稳定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增加免疫的饲料添加剂,连续投喂10-15天,预防疾病发生;在强对流天气发生阶段避免频繁使用化学性杀虫药,必要时可使用苦参末等中草药驱杀寄生虫,避免破坏水环境和降低鱼的免疫力。
(2)加强水质管理:高温季节需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换水15-20cm。水色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40cm。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情况,及时开启增氧机,确保溶氧充足。此外,需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
(3)科学投饵、加强营养:高温期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的“黄金”时期,需合理选配饲料、科学投喂。选择蛋白含量32%-35%的优质饲料。水温过高、气压较低、暴雨前不投喂;小雨天、阴天、凉爽天可适当投喂。
(4)水草养护:虾蟹养殖需及时梳理水草,降低水草密度,做到不露头、不封行、不成片,确保水草活性。加强底部增氧,防止水草挂脏、烂根等问题,连续高温可移栽水葫芦、空心菜等浮游植物,以降低水温,给虾蟹提供蜕壳栖息场所。
二、高温期常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
(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20℃以上开始流行。水温在15~35℃范围内,水温越高,致死时间越短。常与传染性肠炎、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常称为“乌头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出现病症时建议使用中草药(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进行治疗或拌饵投喂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100-200mg,连用5-7天。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是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在高温季节最为严重。典型病症包括病鱼出现体表严重充血及内出血;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鲢、鳙更明显);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混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呈花斑状;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无食物,有的出现肠腔积水或气泡。出现病症时建议全池泼洒三氯异氰尿酸、苯扎溴铵等消毒药物,同时内服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
(3)诺卡氏菌病:病原为诺卡氏菌,夏季易流行。病鱼大体上分为躯干结节型和鳃结节型两种类型。在病灶周围多数有成层的纤维芽细胞。心脏、肾脏、脾脏和鳔等处也有结节。在所有的病灶处都有炎症反应。出现病症时建议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恩诺沙星粉等针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4)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在鳜体内可长期潜伏,流行高峰期鳜在10d内死亡率高达90%左右。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发病初期,病鱼在水中缓游或静止不动,对外界刺激不敏感,起水后活力差。部分病鱼头、鳃盖、下颌、胸鳍和腹鳍有不同程度出血,有的出血不明显,鳃呈白色或颜色变淡,常与烂鳃病、寄生虫病并发,引起误诊。解剖后,常见黄色腹水,肝脏呈缺血状、土黄色或有点状出血,脾脏重大、糜烂、充血。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应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采用较温和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
(5)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其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已知40多种甲壳动物可感染该病毒,如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症状为部分患病对虾在头胸和甲壳上可见白色斑点。河蟹停止摄食,趴在水草上,活力差。病蟹壳软,四肢无力,部分壳发黑白斑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投喂优质饲料,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力;保持水质良好,控制养殖密度,改善虾的栖息环境。预防可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6)虹彩病毒病:病原为虹彩病毒,7-8月份是发病高发期。其爆发周期长,严重时可持续1-2个月,可感染各种规格的鱼,高温期发病率在30%左右,死亡率高达60%。发病主要特征是病鱼趴边或在水面下暗游,反应缓慢,体表有斑块状出血性溃疡,尾柄红肿溃疡,严重的尾巴脱落,解剖发现病鱼肝脏肿大、颜色发白或发黄;也有的鱼体表完好但脾脏肿大。出现病症时建议第一时间停料,并泼洒聚维酮碘、五黄类中草药进行水体消毒,次日可使用粗盐、VC等解毒抗应激,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恢复控料投喂,并拌喂胆汁酸、多维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7)河蟹烂鳃及颤抖病:河蟹烂鳃病病原主要为弧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鳃丝呈现暗灰或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病蟹的鳃丝变色,有炎症,并局部溃烂,病蟹活力下降,摄食减少,严重时导致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河蟹养殖中后期,水环境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定期(每15-20天)使用标点或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进行全池消毒,防止病菌感染;定期使用底可卫或底立清或底确良改良底质,抑制有害菌繁殖。出现病症时建议外用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全池消毒,内服恩诺沙星粉5-7天。
颤抖病是河蟹在夏季高温季节流行最广和危害最大的疾病,通常没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一旦发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可达到死亡高峰。河蟹发病初期,摄食减少,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附肢无力。有时步足收缩,蜷缩成团。出现病症时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多糖类免疫增效剂,增强蟹体免疫力。
作者:薛洋
来源: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黄鳝养殖
养殖机械化
海水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
价格行情
淡水鱼养殖
跳跳鱼
1234
主题
38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69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池塘养殖
病害防治
养殖机械化
设施化养殖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3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