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5月份我省日均最高气温26℃,日均最低气温14℃,水温处于18~24℃之间。随着水温升高,水体中寄生虫性、细菌性病原体滋生繁衍加快,水产养殖品种进入病害多发期,以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为主,有时伴有混合感染。在苗种培育方面,以鱼苗气泡病、白皮病为多发病。 一、病情预测 1.草鱼: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锚头蚤病等,重点关注关中、陕南主养区域。 2.鲤鱼:烂鳃病、车轮虫病、指环病等,关注全省主养区域。 3.鲢鳙鱼:打印病、败血病,关注全省主养区域。 4.鲫鱼:鳃出血病,关注我省鲫鱼主养和套养区域。 5.南美对虾、中国对虾:白斑综合征、肝胰腺坏死症,关注全省对虾养殖区域。 6.鱼苗:气泡病、白皮病。 二、预防措施 1.预防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投喂新鲜青饲料,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氯制剂等对水体消毒。 2.预防鲢鳙鱼细菌性败血症,应小心操作,防止运输过程中鱼体受伤,或用食盐水浸泡病鱼等方法,定期对水体消毒。 3.预防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避免使用未发酵的有机粪肥,使用敌百虫、甲苯咪唑等有一定疗效。 4.本月气温水温变化大,应注意水质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工作。 5.预防鱼苗白皮病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时,要及时杀灭;夏花应及时分塘。 三、治疗方法 1.烂鳃病治疗: (1)用氯制剂国标渔药全塘消毒; (2)每千克鱼体重拌饵投喂10~15毫克氟苯尼考(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氟苯尼考0.2~0.3克),一日1次,连用3~5日。 2.肠炎病治疗:同烂鳃病或每次拌饵投喂甲砜霉素粉(规格为100:5)0.35克,连用3~5天。 3.细菌性败血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第1天杀灭鱼体表寄生虫(用药应有针对性,可采用敌百虫或硫酸铜等),第2~6天连续投喂杀菌药饵(100千克鱼体重用氟本尼考2~4克),第3~5天,每立方水体用含氯制剂(三氯异氰尿酸等)0.3~0.5克全池遍洒,第10天左右每立方水体用生石灰30~40克全池遍洒一次。 4.鲫鱼鳃出血病: (1)彻底清塘消毒:根据报道,患过鳃出血病的鱼还可持续带毒3年。 (2)投喂免疫增强剂:一般根据水温变化趋势在该病流行前15~20天投喂免疫增强剂效果好。 (3)避免应激性刺激:禁用杀虫、消毒、倒池等刺激性药物,使用此类药物后鲫鱼死亡更加严重。 (4)饲料投喂技术:发生此病后立即停食3~5天,减少鱼类聚集,从而减少相互传播。 5.车轮虫病、指环病治疗: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每1立方米水体0.5克和0.2克,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一次。 (2)苦参碱溶液,每1立方米水体用药0.4克,全池泼洒1~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