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水浑难题?

[复制链接]
查看666 | 回复0 | 2020-4-25 1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现阶段随着气温的升高、雨季节的到来,养殖池塘水浑现在尤为严重,是目前最主要的水质问题。在处理水浑时建议养殖朋友要先了解水浑的具体原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少走弯路。下面就来与大家分析一下养殖池塘出现水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绿藻大量繁殖, 随着气候突变,致使大量藻类死亡,引起水变。死亡藻类的残体释放很多有害物质败坏水质,使水体的密度变大,底质中密度小的物质上浮,悬浮于水中,这样就出现了水质浑浊现象。蓝藻爆发,说明了池塘的水质、藻相、菌相出现了问题,不能采用消杀的模式进行处理,要改变蓝藻的生长环境,应先用解毒培藻素解毒增氧,用有益菌(超效益菌宝、浓缩光合细菌)进行分解老化死亡的藻类和残饵粪便等,再定向培养有益藻(硅藻、绿藻),使有益藻占优势种。具体处理的方案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而定。

2.长时间暴雨,导致水质浑浊,有机物耗氧加大。近期由于气温变化较大,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增 加,往往使正在养殖的池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最后呈乳白色。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突变,导致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由于天气突变引起的水浑浑应先采取自然下沉的方法,如果池塘中溶解氧较低可以使用解毒培藻素增氧,这时池塘如果有老化死亡的藻类可以用有益菌(超效益菌宝、浓缩光合细菌)进行分解,同时定向培养有益藻,阴雨天多选择定向培养硅藻水。在阴雨天还要做好养殖品种的应激工作,往池塘中下入聚能钙和生命元素,可以补充水质中的钙元素、维生素C及其微量元素,还能改善养殖品种的摄食情况,加强代谢,增强养殖品种的体质,提高抗应激反应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养殖品种的原因,如放养密度较大,互相争夺食物,环境突变,应激等导致养殖池塘的水浑时,要适当控制养殖品种的密度。

4.水体溶氧水平不高:藻类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溶解氧最重要的来源,水体透明度偏低时,藻类接收到的可见光大量减少,会影响到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类产生的氧气大大减少。因此池塘的溶氧水平大为降低,这势必会减慢有害物质的转化速度,影响养殖品种的摄食,并提高了饵料系数。这种情况导致池塘水军时需要要先用解毒培藻素增氧,用超效益菌宝和浓缩光合细菌进行分解池塘中残饵粪便,再定向培养有益藻(硅藻、绿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过多:此类池塘的水体呈现白浊色,观察塘边水体可以看到明显的乳白色,塘中水体鲜有绿色,用透明杯子在塘边取水置于阳光下观察,肉眼即可看到很多的枝角类、桡足类。白浊的原因是枝角类、桡足类大量繁殖,摄食掉水体大量的藻类,水体缺氧,水体中大量虫体、泥沙和有机物等混合呈现出了白浊水色。这时需要进行处理控制虫子,浮游动物的控制要采用灯光诱捕法控制,如果这时池塘溶解氧较低需要用解毒培藻素增氧解毒,同时定向培养有益藻(硅藻、绿藻)。

6.野杂鱼、小龙虾较多:池塘中的野杂鱼(鲫鱼、黄颡鱼、泥鳅、黄鳝、鲇等)一方面和河蟹等养殖品种抢夺食物,降低河蟹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成本。另一方面野杂鱼大多都是底层鱼,它们在底层活动会翻起大量泥沙,造成水体持续浑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