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比较成熟的水产养殖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1221 | 回复0 | 2020-4-29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每只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公斤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由集中上市向常年销售和反季节上市转变,亩产50公斤以上,其中8-10厘米大规格虾占5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80:20池塘主养异育银鲫模式

   所谓的80:20池塘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以提高池塘产量,其收获时的产量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该模式有500公斤,750公斤,1000公斤等产量等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热带虾与青虾轮养模式

   利用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的优势,在池塘或者稻田先养1茬热带虾,起捕上市后,养1茬青虾,一般亩产热带虾200-400公斤,青虾25-30公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克氏蟹虾主(混)养模式

   养殖克氏螯虾对水面要求不高,管理粗放,生产投入比较低,专养亩产可达500公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大水面鱼、虾、蟹混养模式

   一般亩产商品鱼120-200公斤,成蟹25-50公斤,青虾10公斤左右,要在提高规格、质量上加以改进,在品种结构上进行改良,同时,还可采取鱼、畜、禽、林、果、草等复合生态循环种养殖,以提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河沟生态养殖模式

   利用河道资源,以野生的鱼、虾、蟹为主要品种,以天然饵为主,人工饲料为辅的养殖方式,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高档水产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稻田养殖特种水产品生产模式

   利用稻田或水生植物、水生蔬菜田块的优势,实行稻-鱼-蟹、稻-鱼-虾、稻-鳝、稻-鳅、稻-鱼-虾-蟹苗种等多种形式的种养格局,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池塘或大水面套养“小品种”生产模式

   在池塘或大水面的养殖水体,在不影响主养品种的前提下,套养或设置网箱养殖泥鳅,黄鳝、乌鳢等地方“小品种”尤其是大水面设置网箱养殖效果较佳。

10、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混养模式

   利用天然河道多、水草丰富、畜禽养殖量大、有机肥料多的优势,发展草食性的草鱼,团头鲂、滤食性的鲢鱼、鳙鱼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以利用劳动力捞草积肥为主,投入低、,可轮捕轮放,常年均衡上市,一般亩产商品鱼500公斤-750公斤。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