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崩盘,已跌破成本价!寸苗低至1分/条仍无人问津,泥鳅究竟怎么了?

[复制链接]
查看5703 | 回复0 | 2020-6-9 06: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6月7日,广东中山20条-40条的泥鳅报价为4.4~4.6元/斤,30-35条的4.5元/斤,50-55条的4.8元/斤,60-65条的5.2~5.3元/斤,70条的5.5元/斤,寸苗最低报价1分钱/条。广东江门7-8条的泥鳅报价为6.4~6.5元/斤,15-30条的4.8元/斤,小规格泥鳅6-6.1元/斤。浙江湖州10条左右规格的泥鳅,不同地方价格不同,报价为4元多一斤至6元多一斤不等。



今年以来,泥鳅行情之惨淡可谓有目共睹。最近更是跌破了成本价,让养殖户十分头疼。如今提及泥鳅,只能听见一片哀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爆发,泥鳅市场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以韩国、日本等地为主的出口市场需求量大大减少,加上出口限制,泥鳅的出口量锐减。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同样不容乐观。很多地区的流通至今仍未完全激活,市场需求量处于低位。往年早已火爆的食肆,今年直到国内疫情尾声才在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复苏。



新冠疫情终究属于不可控的风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轮连番跌价背后凸显的是近两年来泥鳅养殖面积及养殖密度翻倍增加的问题。以广东部分产区为例,据悉江门地区2016-2018年的养殖高峰为7000-8000斤/亩,近两年已超10000斤/亩,高达15000斤/亩。中山地区往年的寸苗投放量为20-30万尾/亩,2019年已达40-50万尾/亩。



据中山地区一线市场人员向水产热点编辑透露,今年春节前这批养殖户投放的苗种增大,密度增大,比往年高出不少。随着疫情袭来,市场难以消化巨大的存塘,又恰逢每年5、6月泥鳅病害频发,养户集中出鱼,最终导致价格崩盘。



此外,泥鳅养殖目前仍处于“卖鲜”的初级阶段,深精加工较少,附加值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期广东地区“龙舟水”凶猛来袭。在高温多雨等天气影响下,鱼塘反底倒藻水质差,泥鳅深受烂身、烂嘴、烂鳃等病害困扰。不少养殖户叫苦不迭,担心继续养殖风险会增加,在出鱼即亏损的现状下,纷纷选择尽快出鱼以减少损失。有鱼中反映,个别地区出现恐慌性出鱼现象,市场价格被严重扰乱。在集中出鱼的影响下,当前浙江湖州地区整体存塘量不大,广东江门地区大规格泥鳅存塘减少,广东中山地区存塘已消化一部分,大规格泥鳅较多且越来越跌价,小规格泥鳅则越来越少。



行情低迷,挫伤不少泥鳅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投苗意愿极低。据了解,江门地区做泥鳅水花的苗场已停工,目前放泥鳅水花标苗的人少之又少。中山地区寸苗报价低至1分钱/条却无人问津。广东部分养殖户出鱼后选择转养白虾、草鱼、黄颡鱼等品种。湖州地区由于早前黄颡鱼爆发病害,死亡率高达90%,在没有苗的情况下,养殖户只能继续养殖泥鳅和鲈鱼,否则下半年只能空塘以待,因此泥鳅养殖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尽管泥鳅整体行情不太景气,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的低价不会持续太久,随着7月份新鱼上市,泥鳅价格或将小幅回升,8-9月也具备价格上涨的条件。今年,不少养户栽在盲目投苗这个问题上,养殖密度过高,成本增加,导致好价格难见。望养殖户朋友们合理投苗,理性养殖,泥鳅这条鱼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