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水产养殖竟有这么多危害?!

[复制链接]
查看860 | 回复0 | 2020-6-14 1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产养殖离不开水源 ,需要大量充沛的水资源供给与交换 ,这不可避免地会将水域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和其他一些污染物质随之带入养殖环境 ,并积存于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当条件变化时,一部分重金属由于扩散、解吸、溶解 、氧化还原和络合作用,会从沉积物中向水相释放,造成二次污染,不过释放速率异常缓慢,底质中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可超过水中含量几个数量级。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大量积累具有潜在性的污染与危害。

重金属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物一般是指汞、镉、铅、砷、铜、铬等。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毒物的污染源分布广泛,毒性作用时间长,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当水体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后,大部分重金属会沉积于污水进水口附近的底泥中,以后在水体和底质中的有机酸、腐植酸和其他无机配位剂的作用下,又会逐渐释放出来,造成长时间的危害,多数是累积性毒物,可沿食物链传递、富集,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毒性强,一般在低含量下即可造成危害。

重金属为可蓄积性毒物: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鱼的鳃呼吸、体表接触吸收以及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作用,使重金属毒物被吸收、转移、浓缩、蓄积于鱼体内,蓄积量可以从几倍到成百上千倍,因此鱼体内含有较高的毒物残留量,从而影响鱼类的食用价值和人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的水域可使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发上急性中毒死亡、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蓄积,导致明显的生态和毒理反应,甚至给渔业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重金属污染的防护措施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物化吸附法、生物吸附法以及生态修复法。化学沉淀法即使用EDTA二钠等螯合剂。使用EDTA二钠等螯合剂处理水体重金属,是水产行业特别是育苗水体水质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原理是EDTA利用自身的螯合作用螯合重金属离子并与之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使重金属离子在水中去除。由于使用成本较高,很难在养殖池塘大面积使用。物化吸附法即使用多孔性固体对重金属进行吸附;生物吸附法即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富集来去除重金属;生态修复法即通过人工构建的生态环境去除重金属。

藻类作为植物,作为初级生产力,不仅生态环保,对于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有相当的解决能力。藻类对金属的吸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被动的吸附过程(即在细胞表面上的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藻类对金属的这种吸附过程是迅速的,其发生的时间极短,不需要任何代谢过程和能量提供,重金属只是简单地被吸附到藻细胞表面上。这些金属中的一部分可以经蒸馏水的反复清洗而从藻细胞上清除。第二步是金属离子穿过膜孔进入细胞内部,并与胞内蛋白质结合,即吸收过程。这一步往往是金属离子吸收速率的限制性步骤。从受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分离得到的几种藻类已证明了藻类对金属具有抗性和耐受性。藻类对金属耐受性的机制可能包括细胞对金属的排出作用及各种细胞的内解毒作用。Foster指出小球藻对金属的耐受机制是排出作用。
培藻方法


定向培绿藻水

1.晴天上午泼洒全效小球藻(1-3升/亩)+定向绿藻肥(1-3两/亩)。

2.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全效小球藻(0.5-1升/亩)和定向肥(1-2两/亩)。

3.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定向培硅藻水

1.硅藻活力素浸泡2天后,在晴天上午全池泼洒(5-7亩/袋)。

2.2天后下定向硅藻肥1亩3两。

3.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硅藻活力素(7-10亩/袋)和定向肥(1-2两/亩)。

4.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