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浓有什么危害?应该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1811 | 回复0 | 2020-6-20 18: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阶段不少塘口出现了水浓现象,什么样的水是水浓?水浓需不需要处理?有什么危害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的养殖户,今天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水浓我们该怎么样去处理?

01

什么样的水为水浓

“水浓”顾名思义就是藻类多了,达到了出现水华的程度。水体出现深绿色、黄绿色,红褐色、黑色、红色较深的情况一般也是水浓的现象。原因就是现阶段水草活力差,不工作,没有净水能力,池塘里每天都在源源不断产生的垃圾,脏气逐渐积累,这时藻类就会出来吸收这些“肥料”,藻类繁殖越来越多,水就浓了。相当于这些池塘有机物(残饵粪便,老化藻类,脏气等)以藻类的形式存在于池塘中,我们杀掉了藻类,并没有把藻类从塘里清除出去,这些死亡的藻类又会变成新一代藻类的肥料,不断循环下去,所以水还会变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为添加的一些染色剂造成的水体颜色加深,透明度降低,水体越深颜色越明显透明度越低。

02

养殖池塘水浓的原因

1.养殖池塘水体太肥会导致水体中藻类的繁殖太过旺盛,从而出现透明度低,pH值偏高的现象。

2.浓而不浊的浓绿色水的水质一般:这种水色的水质看上去较浓,多见于养殖后期,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但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动物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

3.水中蓝藻如微囊藻或者裸藻大量繁殖时,会导致养殖水体浓浊。

4.有机质较多时也会导致养殖水体的水脏、水浓。

03

水浓的危害

1.水体透明度差,影响草的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长势不好,萎缩。

2.造成缺氧,第一种情况藻类聚集在表层,上层溶氧丰富,下层缺氧。第二种情况:藻类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夜间缺氧。

3.摄食变差,早期和中期,鱼吃食较好,水浓后吃食变差或不吃,主要原因是藻类老化,产氧能力减弱,池塘耗氧增加,氧债积累所致。

4.藻类单一,鞭毛藻类过多,易形成优势种群,藻类处于老化阶段,白天产氧能力减弱,夜间耗氧能力增强,造成水体极不稳定,鱼应激反应增强,体质下降,易出现细菌病、寄生虫病等问题。

5.池塘富营养化,氮素积累转化不出去,导致池塘物质循环受阻,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的繁殖。

04

水浓如何处理?

1.彻底清塘,留有少量淤泥,减少底泥过厚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有益菌(光合细菌、超效益菌宝等)分解,使用底藻源分解底部有机质,底部养藻,维护池塘底部环境,底部平衡菌藻,减少对养殖动物的伤害,之后再定向培藻(硅藻/绿藻),再补充藻种和需要的营养(定向硅藻肥/定向绿藻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可以使用净水爽净化水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合理投料。

5.养殖池塘中维持一定的水草量,保草。水草,藻类存在着竞争关系。裸藻,甲藻,蓝藻等也和一些大型藻类(比如青苔)存在竞争关系,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个时候有一点青苔的塘里反而水不会太浓。所以扶持藻类的竞争对手也是改善水浓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放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白鲢)也可以降低藻类密度,改善水浓。

6.慎用杀菌、杀虫药,视情况局部使用,避免用量过大而破坏了水生生物链,倒藻缺氧导致泛塘。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