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水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水体的营养化程度通常可以通过藻类的浓度表现出来,因为藻类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藻类不仅自身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将光能经食物链传递下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增大,细菌作为分解者,可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无机物,随着水体营养化程度的提高,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池塘养殖水环境中,水体中的微生物分为好氧细菌、厌氧细菌、兼性好氧细菌及兼性厌氧细菌。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分析,又可分为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包括有益微生物)以及条件致病微生物。微生物无论从群体结构还是从单一个体来讲,都具有两面性,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微生物在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分解有机物质。通过自身分泌的各种酶将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饵料、养殖排泄物以及养殖生物或浮游生物等尸体进行分解,转化为各种形式的物质后进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在不同环境状况中(厌氧、好氧、酸性、碱性)发挥分解代谢作用。不同微生物有其自身特 有的功能,有的可以转化氮,有的可以分解有机磷,不同的有机质都可被其利用。
3.通过自身分泌物(次生代谢产物)或者对食物的竞争,抑制有害藻类和有害致病菌。
4.将有机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无机元素,被浮游植物及养殖生物吸收利用。
5.大量繁殖的微生物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水体缺氧,底部沉积物在厌氧状态会释放有毒害的物质。
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些微生物会影响到另一类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在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微生物处于相互制约、共生互利、生存竞争关系,使食物网和群落结构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中,水域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整个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变化。由于养殖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其环境内部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等会受到投饵,增氧、水体pH、投放药物、益生菌等的影响,这些活动一般是有序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微生物发生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可以反映养殖生态系统的状况,可用养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监测养殖环境的生态状况。
从富营养化程度很高的水体到贫营养状态的水体,细菌菌落数量和种类一般呈显著下降趋势。在极度贫营养化条件下,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随着营养水平的逐渐升高,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改变,多样性会增加,水体中的细菌数量也会显著增加。细菌数量的增加,加速了水体中物质循环速率。
在富营养的水体中,由于藻类数量多,藻类分泌物和藻类残渣含量也多。这些易被微生物吸收的溶解性有机物,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有利于水体中细菌的大量生长。同时,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也为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降低了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捕食压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水体中的细菌大量繁殖,菌落的种类和数量上升。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藻类的数量逐步降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开始上升,营养物质减少,原生动物对细菌捕食压力加大,在此双重压力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
产品推荐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水域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能将被异养微生物分解活动形成的有机物如有机酸 、 氨基酸等作为基质加以利用 , 促进养殖池底有机物的循环 , 使水质得到净化 , 病原菌难以发展 , 改善养殖环境 。还可以处理重金属污染。同时光合细菌还可以作为饵料添加剂,能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性等。
超效益菌宝
超效益菌宝的主要成分是高活性的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及其酶制剂、活性生物蛋白等,活菌总数 ≥2×10⁸cfu/g。
1.促进调节,增强免疫,调节水产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各种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有效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
2.净化水质,减少污染,降低排泄物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排出的有益菌又能有效地改善水质,保持水体稳定。
3.作为各种海淡水育苗时的生物饵料,作为海参、海蜇、贝类等育苗、保苗及养成的生物饵料,可用于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养殖的生物饵料,也可用于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培养时的生物饵料。
解毒培藻素
解毒培藻素作用迅速,不受水质影响,补充营养,改善养殖环境,稳定水质。通过矿化、分解有机物,并有增氧,解毒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