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期间渔业生产管理及灾后恢复生产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1419 | 回复0 | 2020-7-7 1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期全国较多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形成洪涝灾害,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洪涝灾害过后,除及时修固养殖设施外,要着重抓好灾后生产管理,尽可能挽回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洪涝期间生产管理
1. 及时修补被雨水冲刷损坏的塘埂及各种养殖设施;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调节水位减少水位差,防倒埂逃鱼。
2. 由于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池塘,造成水体浑浊,引起光照不足,易造成池塘缺氧现象,应增加开增氧机时间,防止池塘水体缺氧死鱼,必要时24小时开机。
3. 由于降雨等因素池水水温降低,鱼类吃食减少,应适当降低饲料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及预防水质恶化,可在饲料中拌喂维生素C或免疫增强剂,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用电安全。
二、灾后恢复生产管理
1. 及时清理洪涝后死鱼、死虾等,避免病原微生物滋生引起生物安全隐患。及时清除池塘四周杂草及水体飘浮物,防止其腐烂污染水体。
2. 抓紧修复受洪水淹没的池塘和各种设施,迅速恢复正常的养殖生产。
3. 加强灾后防疫工作,做好养殖水体消毒,尽量采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碘制剂等,对池塘水体均匀泼洒消毒,可有效地防止因伤所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疾病。
4. 加强养殖管理,稳步增加投饲量,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品种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病害,需对症后科学用药。
5. 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摸清存塘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放养量,及时补放苗种。
6. 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可用适量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对塘水变清的池塘,可施用生物肥、复合肥料等,保持池塘藻类充足;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要及时换水。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