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注意事项
1、用各种底质改良剂前应提前开启增氧机1-2小时,或用增氧剂1公斤/亩,全塘泼洒后再用底质改良剂效果更好。
2、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各类底质改良剂,一次效果不明显时,隔日再用一次。切忌一次过量使用。
3、少用明矾或一些含有铝的产品来改良水质。
在生产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物理方法 一般在冬季或早春等生产闲季进行清塘挖淤。具体做法是先排干池水,然后用水力挖塘机组清除淤泥。
此法成本低、适应性强,但作业时需要有水源和较大的荒地或浅滩用于排放泥浆,让其沉淀。
生产实践证明:鲢鱼、鳙鱼、罗非鱼池底泥厚度在20~40厘米;草鱼、鲂鱼、鲤鱼池底泥以0~15厘米为宜。
因此,为保持良好水质,每隔1~2年应清除10~20厘米呈暗黑色的底泥。
池底再经过冰冻或日晒,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消灭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生物。
在此期间还可进行池塘的修整加固、堵塞漏洞、维修闸门和铲除杂草等工作。
生产上有时需要在不排干池水的情况下进行清淤泥,目前使用的清淤机械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船式清淤机和潜水式清淤机。
船式清淤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均装在船上,只有吸泥头沉在水里,可在养殖期内清除池底淤泥,排吸作业连续;
潜水式清淤机整个工作部件均潜入池底,在泥表层边行走,边进行吸泥作业。
但由于整机在水下作业,对动力机的防水密封要求较高,维修技术难度大。
除了清淤外、经常搅动塘底、翻松塘底的淤泥,并使池水上下混合,也能促进池塘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并重新释放出底泥中沉积的营养盐类。
恢复营养物质在池塘上下水层的均衡分布,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可以防止池底老化。
通过开增氧机曝气也可改善底部环境,减缓黑化过程。以沸石粉、木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的物理型底质改良剂。
虽能大量吸附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沉积池底,但会造成底泥中氨等有害物质迅速升高,发生底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化学方法 最常用的就是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
从而可以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使用时可干池清塘或带水清塘。
带水清塘一般是在总碱度、总硬度及pH值都偏低的池塘中进行;而池水和底质中钙离子浓度较大、碱度较高,则不必施生石灰;
在有机质贫乏的养殖塘不宜单施生石灰,否则会加剧有机物的分解,使有机物积存更少,池塘肥力进一步下降。
除生石灰外,还可选用化学复合型底质改良剂。有些正规鱼药企业生产的底质改良剂能迅速降低底泥中的氨氨、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
无副作用,效果快,用于水变质后及发病期的底质处理。用于鱼塘的除臭功能十分明显。
在“倒藻”下雨及用药等原因造成的水变质后的底质改良均有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