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淮河流域至长江上游有新一轮强降雨!需防范汛情加重

[复制链接]
查看4734 | 回复0 | 2020-7-20 1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20日,本轮南方强降雨进入减弱阶段。但21日至23日,四川盆地至黄淮一带将遭遇新一轮强降雨,前期汛情形势严峻的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将再遇挑战。



那么,前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汛情如何?

未来雨带将如何变化?

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防御重点是什么?

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



嘉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芳华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崔国辉 新华网记者郝多



1

记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前期降雨情况如何?



张芳华:7月17日至19日,淮河中上游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安徽中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0~250毫米,安徽六安、合肥和河南信阳的部分地区300~500毫米,六安局地达642毫米。

另外,长江中上游的部分地区也出现强降雨,湖北西南部和东北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东部、贵州中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0~250毫米,重庆云阳局地410毫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等地降雨量实况。

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发生1号洪水,王家坝水文站出现超保洪水并泄洪;长江发生第2号洪水。



2

记者:7月2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范围减小,强度减弱,但为何灾害风险并没有减小?

张芳华:20日,本轮南方强降雨进入减弱阶段,预计未来24小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范围减小,强度减弱,20日0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暴雨蓝色预警。

但是,21日至23日,长江上游至淮河流域将有新一轮强降雨过程,综合考虑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降雨的滞后效应以及未来降雨的上下游影响,长江流域气象灾害风险仍然较大。


3

记者:四川盆地至黄淮一带新一轮强降雨过程雨量有多大?主要影响时段是何时?


张芳华:21日至23日,我国主雨带将较前期有所北抬,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至黄淮一带,四川盆地、汉水上中游、黄淮、江淮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其中,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100~200毫米,局地20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60毫米以上。
本轮强降雨过程主要降雨时段为21日至22日。
另外,受黄淮气旋影响,河南、山东大部、苏皖北部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8级;22日夜间至23日,渤海北部、渤海海峡、黄海中北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旋转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降雨量预报图(7月21日至23日)



4

记者:21日至23日东部主雨带北抬原因是什么?强降雨是否跟黄淮气旋有关?



张芳华: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北方高空槽东移,在黄淮地区形成低涡切变线,地面形成黄淮气旋带来强降雨过程。
气旋是低压天气系统的一种,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黄淮气旋通常被视作北方强降雨的“指向标”。它如同一个“水泵”,有利于周边水汽涌入聚集。



5

记者:受新一轮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防汛需注意什么?



张芳华:继17日至19日强降雨后,21日至23日长江上游、淮河流域又将出现强降雨过程。

建议淮河干支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防范强降雨进一步加重流域性洪水险情;

河南、山东、苏皖中北部需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

上述地区及黄渤海海域还需防范大风不利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21日至23日淮河流域面雨量预报图。预计淮河干流以北降雨量有60~100毫米;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15~30毫米,中下游30~70毫米。


受重庆、四川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需防范新一轮洪水形成的可能性,及对中下游防汛的压力;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及陕西南部需注意防范城乡积涝,并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范。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