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螃蟹“灭门惨案”:6袋水肥下塘,蟹全死了!

[复制链接]
查看7182 | 回复0 | 2020-9-20 1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袋水肥下塘,螃蟹几乎死光。原来,卖家没看水肥使用说明,凭着老经验指导养殖户使用,结果害对方损失惨重。近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向记者通报了此事详情。



老张是泗洲头镇养殖户,养殖塘面积约28亩,主养梭子蟹,套养蛏子、小白虾等水产品。前段时间,他投放了一批梭子蟹,不料前几天塘里出现了大量藻类,整个养殖塘的水泛绿。



老张联系当地卖农资的王某。对方推荐了一款“生物肥源”水肥,称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抑制毒藻生长。谁知投放水肥后,有益藻类没有长出来,塘里的梭子蟹倒是近乎“灭门”,损失较大。



接到老张投诉后,县市场监管局联系了水利和渔业部门专业人员,对养殖塘水体的溶解氧进行现场测定。经检测,塘内含氧量极低,梭子蟹死于缺氧。



执法人员随即与水肥生产厂家取得联系,要求提供产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但报告显示,该水肥系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既然水肥质量没问题,为何塘里会缺氧呢?执法人员再次和老张、王某沟通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王某在销售该水肥时,没有仔细阅读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仅凭借以往的经验告知老张投放6袋水肥。殊不知,“6袋”已远远高于厂家建议的“每10—15亩1袋”的使用量,最终造成老张养殖塘水体溶解氧大量消耗,梭子蟹缺氧死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显然,王某在销售水肥时,没有尽到“真实、全面”的告知义务,致使老张的螃蟹死亡。



经调解,王某最终愿意向老张支付5万元作为补偿。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