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时间对兽药产品药效的充分发挥是多么重要了!

[复制链接]
查看1139 | 回复0 | 2020-9-27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动物机体的生物节律



了解动物生理的同学们都知道,机体的某些机能活动、生长繁殖、甚至细微的形态结构,它们都在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时刻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比如说,患病的动物死亡高峰通常在凌晨1~6点,动物在下午3~6点体温达一天中的峰值。这就是动物生物节律的表现。

那么,机体功能的生物节律性,是不是也会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呢?不同的给药时间是不是也会影响兽药产品的疗效呢?站在临床应用药理的角度来看,根据动物的生物节律性,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从而充分调动机体积极的抗病因素,使兽药产品达到适应机体的生物节律,可以充分发挥兽药的最佳疗效,并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当然,药物也可以诱导紊乱的机体节律恢复正常。


生物节律对药动的影响


随着动物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畜禽群体饮水口服给药已是养殖业用药的主要方式。那么,对于口服给药来说,兽药产品的理化性质、吸收的生物膜面积与结构,与动物机体消化液的性质与分泌、胃肠道的血流量、胃肠蠕动和为排空等的节律性,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的程度和吸收率。因此,不同的药物及其性质“不同时间给药,吸收不同”。



我们知道,药物分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那么,对于大多数脂溶性药物口服给药来说,通常早上给予比傍晚给予的作用效果最佳。而对水溶性药物来说,它们通常受胃肠道酸碱度影响较大,按照上述规律用药就对作用效果没有任何差异,即这一类药物不遵循上述规律。之所以遵循这种规律的药物由这种差异,是因为不同给药时间或时间段,药物在体内的Tmax、Cmax和AUC不同,所以产生的药效也就不同。


生物节律对药效的影响


而从生物节律对药效的影响来看,这种结合生物节律与药品药物性质在最佳给药时间用药的技术,与我们传统专业理论若讲和若倡导的量效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家禽呼吸道病的治疗用药,有经验的兽医师大多都让晚上给予“对症药物”。为什么?因为发生呼吸道病的动物,夜间呼吸困难常在黎明前加重,是白天的几十倍、上百倍。晚上给予可使药物在体内的最强作用时间段,与呼吸困难生物节律的严重时间段吻合度最好,所以这种用药时间的作用效果最佳。



在比如说氨基糖苷类药物都有肾毒性。但是,通过对机体生物节律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合研究,发现: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是白天低,夜间高。那么,通过这种专业研究和了解,在实际使用时“白天剂量可增加,晚上剂量就得减少”才对。这样,既能提高药物药品使用的抗菌效果,又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反应。在比如说阿莫西林类产品,上午用药的血药浓度要比晚上使用的高两倍以上,如此以来上午使用阿莫西林类产品,抗菌作用是不是才会最强、药效发挥得才会最好呢?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