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质恶化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查看1018 | 回复0 | 2020-10-6 1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底泥积极 的生态功能,抑制其消极作用,必须维护好池塘底质。

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

1.池塘底质恶化导致塘底缺氧:恶化的池塘底质,有机物富集,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池塘底层水本来不多的溶氧消耗殆尽,造成底部缺氧。池塘底部缺氧对对虾等底栖动物的的危害尤为严重,往往导致清塘;此外其他养殖池塘开始死底层鱼也是池底缺氧的表现。这种状态称为池塘“氧债”,在天气突变,气温降低时,往往导致池塘上下水体对流严重,使得池底有机质翻起并迅速氧化分解,消耗池塘上层溶氧,容易导致缺氧泛池危害。

2.池塘底质恶化导致无氧呼吸:池塘底部缺氧导致底质持续无氧呼吸。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乙醇、有机酸;铁呼吸产生亚铁离子;锰呼吸产生二价锰离子;硫呼吸产生硫化氢;碳呼吸产生甲烷;氮呼吸产生氨氮等。这些还原性有毒物质在底泥中积累,导致底质发黑发臭;释放的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氧化环境,将导致严重后果。

3.池塘底质恶化导致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池塘底质长期无氧呼吸,导致池塘有机酸、乙醇、硫化氢、亚铁、甲烷等还原性物质,使得池塘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4.池塘底质恶化导致藻相失衡:池底有机物厌氧呼吸产生有机酸,致使水体钙、磷、铁、锰等元素以不溶状态沉积,导致藻类营养缺失,生态失衡,极易造成蓝藻、甲藻等劣势藻类的爆发。

如何判断底质已经恶化

1.水体数据,尤其是池塘耗氧量情况,水体耗氧量大,水体溶氧低。可以实时观测水体溶氧数据。
2.水是否有异味,也可观察底泥颜色,也可以用手摸底泥,底泥黑,摸着底泥滑,证明底部比较差。
3.观察料台,如果料台已经被糊住了,则底部需要改善。
4.观察水体是否有冒泡现象(注意区分增氧机打起的泡泡),这时已经比较严重了。区分增氧机打起的泡沫以及水体中冒起来的泡沫。

池塘底质恶化控制方法

1.干塘与晒塘:进入秋冬季,将鱼卖出以后,将池塘中的水排干,让塘底晒至龟裂、发白,以龟裂缝隙至少插入一根手指为宜,但是也不易晒得过干,保证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晒塘后用推土机拖走上层淤泥,或者在排水时,用高压水枪将底部淤泥边冲边排,但是底部要保留部分淤泥,之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2.合理使用增氧机:在养殖期间,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将上层富氧水通过增氧机的搅动传到下层,提高底层水的含氧量,从而加速底泥中有机质的分解,近而改善底泥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 严重积累状况,从而提高鱼类代谢功能。

3.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当减少饵料发热投喂,从源头上解决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及时捞出过多或死亡的水草、青苔等以防腐烂变质。

4.定期用有益菌(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和有益藻(硅藻、小球藻)进行调水和肥水,经过调水和肥水可分解转化池底的有机物并补充水体的基础营养,防止水体过肥或过瘦使水体保持最佳状态,为池塘减轻、减少最少伤害,给水产品制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生长环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定期使用生物养底产品,使用底藻源,补充底部有益藻和有益菌,维护底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