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多赚4000元!江苏养殖户将加州鲈和螃蟹混养,养殖效益翻番

[复制链接]
查看2132 | 回复0 | 2020-10-15 1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鱼摄食吃水草的水螟蛾,利于螃蟹的生长、降低发病率,鲈鱼的粪便也能促进螺蛳繁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鲈蟹混养”模式 ,让南京养殖户收入翻番



“当当当,当当当……”孔祥华每天定时定点在鱼塘边,一边敲打着竹竿,一边给加州鲈鱼喂食。“加州鲈鱼吃饱了,就不影响螃蟹生长了。”加州鲈鱼是“舶来品”,但和本土的螃蟹一样,都是夺食的“暴脾气”,两者“同居一室”,会不会“大闹天宫”?



在南京,就有一千亩的水面鲈鱼和螃蟹共生,水面鲈鱼游,水下螃蟹爬,一派和谐场景。南京通过多年实验总结的“鲈蟹混养”模式,今年得到南京市农业公益服务体系资金支持,正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如果行情好,每亩净利润能比单纯螃蟹养殖翻一番。”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科技推广中心主任陆健说道。养殖新模式的尝试,不仅让农民增收多了一条致富路,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孔祥华的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有10亩“鲈蟹混养”的试验田。看似平静的水面,却“暗藏杀机”。加州鲈鱼是肉食性鱼类,掠食性强,摄食量大,河蟹本性也贪食好斗。加州鲈鱼原产于北美淡水河流、湖泊,和螃蟹“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要把这两者混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陆健介绍,鲈鱼的粪便是螃蟹食物螺蛳的“美味”,蟹鲈混养的池塘也不需要额外给水草施肥,加州鲈的排泄物完全能够满足水草的营养需求,水草能够大量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保持水质清新。两者混养一方面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水体多层空间,节约养殖成本,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民增收。

陆健介绍,养殖加州鲈一般在白天中上层活动,而河蟹则喜欢在晚间底层活动,由于加州鲈不摄食沉底饵料,所以不会攻击螃蟹,这为“鲈蟹混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进行了加州鲈新品种选育、研发新型环保型饲料,突破技术难点,构建“鲈蟹混养”的新模式。

今年,孔祥华首次尝试“鲈蟹混养”模式,“5月投下的鱼苗,10月份和螃蟹一起出塘。”前两天收起来第一批鲈鱼销售了一万五千块。他说,如果每亩放500只螃蟹和1000条鲈鱼,以80%回捕率、鲈鱼每斤售价10元来算,亩均效益将增加4000元。新模式下养殖的经济附加值增高,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陆健说道,同一水体中进行“鲈蟹混养”,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而螃蟹和加州鲈都是市场欢迎的高档水产品,当其中一种水产品行情不好的时候,另一种可以进行效益补充,分散单一品种养殖的市场风险。

无独有偶


在高淳区帅丰集团的养殖基地,大片水塘中,也有加州鲈和螃蟹“和平共处”。

在去年底的采访中,帅丰集团董事长孙建国告诉中国江苏网记者,“蟹鲈双养”模式下,每亩放800只螃蟹和2000尾鲈鱼混养,可产螃蟹50公斤、鲈鱼1000公斤,亩均效益1万元。孙建国说,“蟹鲈双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通过鲈鱼摄食吃水草的水螟蛾,使得水草长势好、水质清新,利于螃蟹的生长、降低发病率;另一方面鲈鱼的粪便促进螺蛳繁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污染大、劳动强度大、发病高的难题,养殖成本也下降了30%。

据了解,新模式受到养殖户的欢迎,近年来养殖面积陆续增加,为南京市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添一臂之力,助力产业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