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农下渔”!回乡养虾的汉子,今年赚钱了!!!

[复制链接]
查看1775 | 回复0 | 2020-10-22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者一行在一片正在清淤的水塘边停下。薄纯峰早已等候多时,他是村里那种典型的能干人,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说起话来嗓门大,显得粗犷又利落。



尚文光悄悄跟记者说,薄纯峰如今是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的很不容易。不管是什么原因,在村里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女主人,那意味着这个家曾经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和考验。但在薄纯峰的脸上,曾经的苦难没有留下多少悲伤的印记,尤其是在说起眼前的水塘,薄纯峰的语调会不自觉提高,眼里放光:“这是我承包的虾塘,今年夏天我放了10万尾虾苗,出产了3800斤虾。一斤虾卖25元,卖了9万多,净收入能到6万。”



薄纯峰的虾塘是村里“上农下渔”模式的一个小小缩影。


“上农下渔”,是根据土地盐碱及旱涝等特点,通过挖池抬田、以渔改碱进行“上农下渔”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上边台田以棉花为主,玉米、林果等为辅,下边池塘养殖草鱼、鲤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实现高附加值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由于台田渗水的作用,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不仅适合常规淡水鱼类生存,而且非常适宜放养广盐性鱼虾类,增加了养殖品种的数量。此外,台田还可以种植棉花和林果等经济作物,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靠天吃饭、种植单一的发展模式,曾经带不来一分钱收益的盐碱滩,现在成了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在过去,薄纯峰在城里干押运,一个月4000多的收入,刨去吃饭住宿都寄回给了家里。但就算是这样背井离乡的工作机会,薄纯峰都必须要放弃——如今女儿快要中考,父母年迈无人照顾,生活留给薄纯峰的选项不多。



一个月少了4000多的收入,这对家庭不仅是少了主要的收入,更带来了无法稳定前行的安全感。



“谁不想在家门口挣钱?回家不知道干什么。这个鱼塘,多亏了满书记和村里,没有他们弄不起来。”



在今年养虾之前,薄纯峰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养虾经历。2013年的时候,薄纯峰曾想回家来养虾生活,但一个大水塘投了5万的虾苗后,只捞上了不到3万尾的虾,个头还不大。再加上养虾的误工费,那一年真是赔大了。



“当时就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虾在水里看不见,当时的养殖方法全靠天养天收。现在满书记来给我们当支书,就经常组织着出去学习,也找专家来给我们教课,我这才知道养虾原来这么多学问。有了技术,心里就有底,我这才想着回家来养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精明的庄稼人,心里的算盘打得清楚:“养虾3个多月就能收,6万块的纯收入相当于一个月能挣2万。一年就干一季,剩下的时间还能干点别的,收入加起来比出去打工挣得多。最重要的是家里也能照顾到。我今年放的虾苗不多,按理说这么大的水塘能放15万尾,还能多挣好几万。”



跑道里的鱼,更好吃


对于陈家屋子来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得益于“上农下渔”模式的发展,不仅村里的虾塘大丰收,鱼塘也活蹦乱跳的收了满舱。



“就这么一个池子,出了两三万斤鱼。”在陈家屋子村村北,尚文光指着“跑道鱼”的鱼池告诉记者,作为村里科学养殖的重要实践,300平方米的养殖区今年一共出产了近10万斤鱼,直接经济效益在30万元以上,给村集体带来十来万块钱的收益。记者看到,所谓的“跑道”就是鱼塘中用水泥浇筑的养殖槽,两头装有拦鱼栅,鱼儿在槽里逆着水流游动,像是在“跑步健身”。



“这样养出的鱼身体好、品质好,而且用地特别少。”熟知渔业信息的满栋向记者解释,“跑道”面积只占鱼塘的5%左右,其余面积则用来“养水”。“跑道”两端各有一台推水增氧装置正在运转,使得整个鱼塘中的水不断循环流动。“跑道”一端建有集污设备,鱼类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随着水流被推送到这里集中处理,帮助水体保持清洁。“传统的养殖塘水质混浊,鱼的死亡率高。”满栋告诉记者,利用“跑道养鱼”技术的鱼塘自身水质净化能力高,基本实现尾水“零排放”。这也就是为什么“跑道”中养的鱼虽然密度高,但鱼的品质却提高了。



鱼虾收满舱,农人学习忙。在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陈家屋子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利津县陈家屋子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津县陈家屋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定期展开培训,邀请专家来到田间地头给庄稼和鱼虾“把脉”,用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让土地产出更高。



“养虾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要充氧,二是要保持水质。充氧的多少要根据天气来定,比如说阴天的时候就要多一些。水质也很重要,水发黄、发绿,都要测一下亚硝酸盐、含氮量等……”说起养虾心得,薄纯峰已经俨然是个专家。面对记者的夸奖,薄纯峰十分不好意思,“我也是现在才知道的。以前不懂,就觉得放在水里就能长,哪能想到去学习科学养殖。”



在家门口有事做,在家乡里有钱赚,就是乡亲们都盼望的好日子。在村里星罗棋布的水塘中,不时有鱼虾跃出水面;汀罗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香菇示范区里,工人忙着采摘香菇;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区,农人在修剪火龙果苗木;招商引资来的花卉基地里,红掌开的正如火如荼……如今的陈家屋子村,早已经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穷帽子,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居等荣誉称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来年的春天,每个勤奋的农人都已经做好了打算。薄纯峰计划着再包一个水塘进行养虾,现在已经过了农忙时节,村里最忙的是开挖掘机的工人,“以前这些水塘都闲着,现在大家伙都想回来包水塘养鱼养虾了,趁着现在没上冻抓紧把水塘清理了,来年投放鱼苗虾苗。”薄纯峰说,“以后不用出去打工了,就在家干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