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虾管理要点建议!

    [复制链接]
查看1153 | 回复0 | 2020-10-30 2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又到了一年秋虾放苗季,经历了清塘、苗种、做水等一系列考验后,大部分小棚白对虾已投苗超过20天。此时,由于正值高温季节,对虾又处于关键发育的时期,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笔者根据搜集的信息,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01水质

小棚养殖放苗密度较高,是典型的“虾多水少”的模式,对虾脱壳时会竞争性吸收水体矿物元素,造成频繁的倒藻。根据藻类培养的倾向分为清水放苗与肥水放苗,两者各有优势,但也会衍生出不同的水质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棚养殖过程中倒藻是家常便饭

02清水放苗

由于采用的是不培养藻相直接放苗的方式,在前期很少会出现藻类过度繁殖的情况,但若是底肥不足或缺少矿物元素,可能会出现连续倒藻后浮游动物爆发引起的水掉清或提早浑浊的“白浊水”,藻类活动减弱会影响溶氧、光照,进而影响对虾脱壳,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掉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倒藻后水掉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白浊水

03肥水放苗

前期培养一定密度的藻相是为了提高溶氧以及通过其调控池塘中的物质循环,但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过度施肥会引得藻类疯长出现“老绿水”,或是营养元素的不均衡导致硅藻、隐藻过度繁殖出现“酱油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绿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酱油水

但解决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提前预防才是关键,有一些操作需要在养殖前期注意:



▪进水尽量在温度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降低早晚温差。

▪肥水可采取少量多次,高温季节切忌肥水过猛。

▪选用碳肥(如红糖、糖蜜等)提高水体缓冲能力,

▪减少氮肥的使用。

▪稳定藻相,增强水体的承载能力。

04病害

小棚虾养殖区域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此时正值对虾幼年时期,困扰养殖户的最突出问题是弧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弧菌在培养基上的形态



弧菌的特殊习性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密闭的养殖环境下,温度每升高1℃,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5%。

2.最适生长温度是35-37℃,这意味着水体温度越高,越接近这个温度。

3.氮源超标、高有机质的水体中,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4.这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只有种群数量极高且虾体质减弱才会导致发病。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1.定时套水保证温度不会过高。

2.有计划地进行投喂,减少残饵、粪便。

3.提高对虾体质。

来源 | 拜耳水产Aqua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