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无私传授水产养殖经验,带领村民共奔小康!

[复制链接]
查看1905 | 回复0 | 2020-11-18 13: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美的家庭也是黄金连夫妇事业成功的密码。图为其家庭大合照。受访者 供图



午后的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时不时出现一圈圈鱼探头弄出的涟漪,随即又被风和微波盖了过去。记者来到板芙镇禄围村康华水产养殖场,顺着黄金连指尖的方向看去,黄金连与梁华少夫妇26年前创业的起点——30亩鱼塘就在眼前。



从最初的几十亩到现在的过千亩鱼塘,规模不断扩大、收益日渐丰厚,但黄金连夫妇始终不忘淳朴本色,无私传授生产管理经验,无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帮助解决其他农户的困难,带领村民一齐奔小康。今年疫情期间,黄金连夫妇积极助力水产养殖业复工复产尽显担当。



■从“养殖小白”到“致富代言人”


“我们就是从一次又一次试错中成长起来的。”看着满池即将上水的脆肉鲩,黄金连一语道出成功关键。上世纪90年代中,黄金连与丈夫梁华少抱着闯一闯、试一试的心态,在没有养殖经验、身边缺乏成功案例借鉴之下,毅然投入十几万元承包了30亩鱼塘养殖四大家鱼。



回忆草创艰苦,夫妇俩自嘲为两只“盲头苍蝇”,因为鱼苗选得不好,鱼饲料也分不清,闹出不少“外行”笑话,收益也不稳定,四处碰壁。但夫妻同心就是最好的原动力,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扶持,起早贪黑,终于闯出了名堂,成功站稳了脚跟。六年后,偶然在斗门发现了养虾这门生意经,经过虚心学习,决定引入南美白对虾。



“我永远记得养虾赚的第一笔钱,4个月就赚了4万元,换作养鱼一年都未必能赚到这么多。”随着国家推出支持农业的系列政策,夫妇俩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干出了信心,于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大生产经营的投入,2013年创立了中山市板芙镇康华水产养殖场,养殖规模超过1000亩,雇有员工16人,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代言人。



■无私传授经验带领村民致富


“一家富不算富,水产市场的空间很广阔,只要你不怕辛苦,我们都愿意搭把手、拉一把,大伙一起过上好日子。”黄金连夫妇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带动有意向从事养殖的村民,手把手传授养殖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双手发家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殖户军哥最有发言权。军哥养殖面积60多亩,多年来由于技术不通,管理落后,产量一直不高。“一个电话,老板娘他们就来了,亲自捞鱼、了解养鱼的每个环节帮忙找症结,资金困难的时候还主动垫付饲料费,这样我才顺利生存下来。”经过一年调整,现在军哥的鱼塘每年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十多万,在黄金连夫妇的影响下,军哥也发生了从受助到助人的改变。



近些年来,养殖业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日益明显,每当行业陷入低迷,黄金连夫妇就会主动收购当地养殖产品,帮助散户渡过难关。对于资金周转不过来购买饲料的养殖户,他们主动垫付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待资金回笼后再偿还。在黄金连夫妇的带领下,板芙二十多位养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曾沉迷赌博、不务正业的村民。



“先富带动后富嘛,我们也是从一穷二白过来的,成功的经验不应该独享而是分享。”黄金连诚恳说道。有村民告诉记者,黄金连夫妇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村内的文体活动、传统节日和慈善活动,都出资出力,板芙医院筹集资金扩建住院楼,还毫不犹豫捐出2万元支持院方建设。



■助力养殖复产显战“疫”担当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板芙一带水产品压塘严重,大小养殖户苦不堪言。“我们干这一行的,一年忙到头,主要就是靠过年这一段时间赚钱,没想到疫情就像一股巨浪,把我们统统打翻。”虽然疫情的负面影响渐已退散,但梁华少谈及当时仍心有余悸。



疫情影响了成品鱼销售造成压塘,养殖户不仅需要继续投放饲料增加了养殖成本,还连累新一轮投苗无法开展。“这是有史以来遇到过最艰难的时候,唯有尽快销售自救才能避免更大损失,熬过去就是生机。”联系收购渠道、寻求政府帮助,黄金连夫妇主动收购散户滞销水产品40万斤,帮助他们回笼资金,同时还为16户养殖户源源不断地赊借饲料近550吨,主动垫付苗种钱数200多万元,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但旁人不知的是,当时康华水产养殖场也有近百万斤成品鱼滞销,资金链中断之余,每个月仍需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黄金连也只是淡淡地说,大家既是合作伙伴也是邻里,邻里一家亲,如今同舟共济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证明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