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收益达6000元!里下河所研究员,独创“一稻三虾”养殖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4736 | 回复0 | 2020-11-20 2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2020亚夫科技服务“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研讨推广观摩会在江苏盱眙举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技术体系稻虾学科岗位专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独创的“一稻三虾”生态种养模式,让农民一年可以收获一季水稻、两茬小龙虾成虾和一茬虾苗,纯收益每亩达600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独创“一稻三虾”模式



稻田套养小龙虾有了新模式


“一稻三虾”新模式,即3月中旬投苗于种好水草的水稻田,4月底前即可收获“稻前虾”;6月插秧季投放二茬苗,7—8月“稻中虾”上市;秋季水稻收割前,放养繁殖早苗或晚苗,次年3月上市“稻后虾”早苗或5月上市“稻后虾”晚苗。一年里,稻田秋季可收获稻谷,春季和夏季共收获两茬成虾,来年春季收获一茬虾苗。这种模式大幅提高了稻田养虾效益。



如今全国各地普遍采用“一稻一虾”技术,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那么,张家宏独创的“一稻三虾”与它相比,有哪些优势?



张家宏说,一是避开“五月瘟”、成活高,传统“一稻一虾”模式大多出虾时间在5-6月,正是虾瘟高发期,严重年份养殖户损失严重。“一稻三虾”中的第一茬早虾“稻前虾”出虾时间在一般在4月中下旬,第二茬晚虾“稻中虾”出虾时间在一般在7-8月,第三茬是虾苗,如是“稻后虾苗”早苗,一般在3月中旬出苗,如是“稻后虾苗”晚苗,一般在5中下旬出苗,以上都避开了发病敏感期。二是实现苗种自给,异地或异种群配组繁育出的“稻后虾苗”,提高了小龙虾苗种的质量,养出的小龙虾时间短(45天左右)、规格大(50g/只左右)。三是投苗养殖、产量高,小龙虾无论繁、养都实行“茬茬清”,避免了传统“一稻一虾”的自繁自育种性退化、老少三代同塘自相残杀率高的问题。四是小龙虾错峰上市、效益高,“一稻三虾”的成虾或虾苗要么比自然界出虾早、要么出虾晚,而且个头大,能获得高效益回报。



“现在稻子收割完了,小龙虾处于冬季繁殖虾苗的关键季节。目前,小龙虾的早苗已经孵化出来,长到2厘米了,晚苗也进了洞穴开始交配产卵并陆续孵化。”张家宏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拥有20多年研究小龙虾的经验,张家宏将如何实施好“一稻三虾”模式,提炼成“稻、虾、草、肥、水、药、菌、氧、饵、敌、底、藻”十二字的技术体系,在保障水稻产量稳增、稻米品质提升的同时,能养出个头大、品相好的小龙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家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研究,和养殖户吃住在一起



从灭杀小龙虾到养虾专家


小龙虾是江苏人舌尖上的美味,最早兴起的是“盱眙十三香龙虾”。采访中,令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颇为意外的是,张家宏这位与小龙虾打了20多年交道的专家,1998年接触小龙虾是为了灭杀这个“外来入侵生物”,保护稻田设施和田间水稻不受侵害,结果却“歪打正着”,转身变成了研究小龙虾高效人工繁养的专家。



“小龙虾娇气,夏季稻田水浅,水温高、水质差,死亡率高。”张家宏研究发现,把小龙虾养进水稻田,至少要过“三关”:品种关、施肥关、施药关。张家宏干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研究,和养殖户吃住在一起。



潜心研究20余年后,张家宏开创性地提出,采用种“高富帅”水稻,养“白富美”龙虾的新模式,不仅闯过了这“三关”,还养出了极品大虾。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张家宏从众多的水稻品种中,找到了适宜深水灌溉养殖小龙虾的植株高、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的“三高”水稻品种,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亩产达1200斤的水稻品种。如丰优香占、扬产糯一号、金香优100等。利用长秧龄(30厘米左右)“高富帅”水稻培育钵苗,并用侧深施肥插秧一体机进行田间作业,将水稻一生所需的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到两行秧苗的中间根际附近,避免了小龙虾因误食肥料致死现象的发生。同时,在良好的生存环境下,养出的小龙虾都是“白富美”,即品相上具“三白”(腮白、腹白、肉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稻三虾”的稻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稻三虾”模式下,龙虾与水稻和谐共生



田头教科书免费送农户


目前,张家宏的“一稻三虾”新技术在江苏省已大面积推广,辐射安徽、上海、山东、江西等省市。张家宏精心撰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图说一稻三虾高效绿色种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免费赠送给养殖农户,成为“看得懂、学得会”的田头教科书。



睢宁县庆安镇杨圩村的杨宏年,因残疾致贫。2020年与亲戚合作稻虾共养,共同经营75.5亩田地。张家宏赶到他家塘口,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稻前虾”养殖,“稻前虾”销售获利中杨宏年分得67000元,而在“稻中虾”的养殖中,张家宏指导他采用无人机开展绿色防控,大大节省了成本。无独有偶,因病致贫的杨洪友,光第一季17亩的“稻前虾”就增收23000元。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