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虾蟹养殖
›
对虾养殖
›
对虾养殖成功率低?听老师怎么说:要想养好虾,思路最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对虾养殖成功率低?听老师怎么说:要想养好虾,思路最重要
[复制链接]
1339
|
0
|
2020-11-27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养虾长期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搞不清楚,第一是成功率低,每年成功率老是徘徊在30~60%之间,多数年份是在40%左右;第二是模式难以复制,往往按照上一年成功的模式或方法去做行不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思路问题,是我们养虾思路不够清晰,管理工作跟不上,管理滞后,具体说是我们对虾病以及水质恶化的防控没有做到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预防方面不够连贯,断断续续,没有建立从源头抓起并贯穿养虾全过程的预防思路,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有时抓有时不抓,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二是在处理问题方面不够及时,没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因为虾病或者水质恶化都有一个逐渐变化过程,所以不论是对于虾病还是对于水质恶化,如果等到严重或晚期才引起重视才急急忙忙去处理,谁都没有办法。本来养虾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但长期以来由于思路不对,方法不对,结果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有的付出了惨重代价。思路决定操作,思路决定成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思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3个方面
1 系统指系统掌握养虾技术
养虾要经过很多环节,例如晒塘、纳水、水体消毒、解毒、放苗、投喂等,也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虾苗质量、虾塘条件、季节天气、水质、饲料、虾药、管理等,这些环节和这些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一个养虾整体。养虾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养虾每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整体去考虑,同样不论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不能够局限在这些问题上,因为这样往往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必须要全面分析,看看与哪个环节或者与哪个方面有联系,弄清楚源头在哪里,然后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够标本兼治。养虾仅仅掌握某些环节的技术或者仅仅掌握某些方面的技术是不够的。系统掌握养虾技术是养虾的基本功,统揽全局是养虾的特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于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糊糊涂涂养虾。
2 重点指分清主次,纲举目张
养虾重点指虾苗、季节、虾塘、水质、防病五个方面。
2.1 虾苗要把握好三点:
第一,选择健康虾苗。虽然至今仍没有办法分辨一代苗、二代苗和普通苗的区别,但虾苗是否健康则很容易辨别,只要用瓢舀面上的水一看便知了,如果舀不到苗或只舀到1~2尾特别小的,说明该池苗健康,如果舀到4~5尾,说明投放之后成活率不会达到50%,如果超过10条则没有任何养的价值。这是因为不论是苗场或虾塘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健康的虾或虾苗是不会浮在水面上的,凡是浮在水面上的虾苗百分之百是有病的。其次健康虾苗呈肉色,体色一致,如果掺杂有淡红色,说明有问题了。如果畸形,说明是高温苗。
建议养殖户使用对养殖动物无害的消毒产品,刺激性消毒剂的计量我们很难判断,稍不留意,就会引起大量损失。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杀灭有害的致病菌,反而还会导致养殖动物受到消毒剂的刺激造成更严重的死亡,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消毒技术是采用纳米技术将银离子加工成纳米级别的颗粒,银离子具有相当强的穿透效果可以直达细菌和病毒的内部瓦解其官能细胞,最终导致细菌、病毒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对养殖动物刺激较小,且无残留和抗药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投放虾苗要尽量做到让虾塘水质与虾苗池相一致,尤其是盐度、温度、pH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提前在虾苗场进行调节适应。由于pH值随着肥水而升高,而肥水会使虾塘的pH值与虾苗池相差太大,所以不主张肥水放苗。虽然放苗之后虾塘水质也会逐渐变肥并持续到养虾结束,使肥水前期pH值维持在8.9~9.4,肥水后期维持在8.7~8.9,但由于所放虾苗已经有了一个逐渐适应过程,所以不会对虾的生长构成危害。虽然同样是肥水,同样是pH值偏高,但虾苗是否经过逐渐适应的过程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经过逐渐适应过程就容易引发虾病,如果经过逐渐适应过程就会没事。过去海南虾农也和我们一样肥水放苗,但近几年很多人改为清水放苗,结果40d内出问题明显减少,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三是掌握好放苗密度。放苗密度与水质有直接因果关系,即放苗密度越大水质调控难度就越大。一般土池每亩放苗1.5万~5万尾,高位池7万~30万尾。同一类虾塘放苗密度差别那么大,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选择放苗多少最后是由个人虾塘条件以及个人掌控水质的能力来考虑确定的。买虾苗要改变过去当天看苗当天出苗的习惯,要改为提前了解,提前定苗,提前适应。如果没有提前一些时间,虾苗场做出来的苗不可能个个虾塘都适合。由于养虾有风险,所以要多一点可控,少一点侥幸。
2.2 季节指要按季节来放苗。
南美白对虾属于热带虾,水温低于18℃不摄食,水温长时间低于12℃会冻死。按照季节放苗或旱造适当推后放苗是有效降低养虾风险的办法。反季节放苗必须具备加温或者保温条件,但如果水温不是很低,对于背风处的虾塘可以通过添水抬高水位或年底放苗之后不喂饲料,让虾苗潜伏沙泥,待来年水温升高才开始投喂等抗寒办法来增加养殖时间。养虾不要贪每年养多少造,而是立足于养好第一造,然后才考虑兼顾第二造,如果第二造时间仍然充裕,即如果能够赶在8月中旬之前投放虾苗,则放苗密度可以按照第一造的密度来投放,但如果是在超过8月中旬之后放苗密度就不能够按照了,只能够放疏一点,因为这时天气转冷,生长期缩短,如果继续按照第一造的密度肯定长不大,虾长不大,往往意味着养殖失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3 虾塘
养虾最重要是虾苗质量,其次是虾塘条件,如果虾塘条件好,即使养虾技术差一些,也能够轻易养成功,如果虾塘条件不好,再好的技术也没有办法。养虾大塘不如小塘,浅水塘不如深水塘,下游塘不如上游塘,距离海边近的塘不如距离海边远的塘,海泥堤的塘不如山泥堤的塘,泥沙底质的塘不如石底塘,底质好的塘新塘好养,底质差的塘旧塘好养,虾塘非常讲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虾塘,也不是什么塘都可以养虾。真正的养虾高手都是看塘来养虾的,并不是千般一律,因为虾塘与水质一样,每口塘之间永远都存在差别。
2.4 水质
养虾先养水,养虾首先要把水环境搞好。养虾过程实际就是污染过程,虽然养虾后期水污染程度远远比前期严重,但后期反而很少出问题,说明南美白对虾对污染水质适应能力比较强,但前提必须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养水关键在前期,最关键是投放虾苗时的水质,要求投放虾苗的水位达到90cm以上,要提前把虾苗场的盐度、水温、pH值调到与虾塘相一致。
其次要特别注意预防缺氧,因为有时候缺氧与虾多少或虾大小是无关的,如果藻类太浓、微生物太多、底质太脏也会引起缺氧,去年3月我在海南曾亲眼目睹一个8亩高位池的缺氧情况,该虾场老板临时用虾池用来养轮虫喂石斑鱼苗,池里面有大约1kg大虾,是上一年剩下来的,由于当晚值班人员忘记开增氧机,结果第2d早上所剩下来的这几十支大虾全部浮头,轮虫死光,这一缺氧不但造成老板自己的轮虫全部损失,而且光是要另外买轮虫就花了1万多元。这个例子说明即使虾很少,即使没有虾,但如果藻类太浓,或者轮虫等微生物太多,或者底质太脏,也照样会缺氧。过去我们往往放虾苗之后,认为虾苗太小不会缺氧,只顾不断施肥肥水,忽视了肥水也会造成下半夜缺氧,致使虾苗长期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发展到最后成为重病大病,造成养虾失败。所谓养水实质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来调控溶解氧、使得水体的溶解氧保持充足稳定,如果养虾水体没有充足溶解氧,就如同死水臭水。
2.5 防病
严重的虾病是很难治好的,但轻微虾病完全可以治好。以往我们的办法是通过巡塘发现水面有病虾才去治疗,这个办法十之八九治不好,因为这个时候虾病已经十分严重,已经晚期了。海南有的虾农在虾塘中间放两个空缯,每天早晚扯上来看一看是否有死虾,这个办法虽然比过去的老办法发现病虾要早2~3d,但仍然太迟,仍然是比较被动。解决办法就是把防治工作继续前移,即在虾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马上发现马上用药,化被动为主动,做法是从投放虾苗第10d开始每天定时定点用小网兜捞虾看体色(如果是土塘要提前在检查点做1~2m水泥护坡,这样才能够快速刮到虾),如果虾体色一致都是肉色,说明健康,如果掺杂有不同颜色,或微红或黄腮或黑斑,说明有问题,必须立即用药,一般3~4d就能治好。2.3 虾塘
养虾最重要是虾苗质量,其次是虾塘条件,如果虾塘条件好,即使养虾技术差一些,也能够轻易养成功,如果虾塘条件不好,再好的技术也没有办法。养虾大塘不如小塘,浅水塘不如深水塘,下游塘不如上游塘,距离海边近的塘不如距离海边远的塘,海泥堤的塘不如山泥堤的塘,泥沙底质的塘不如石底塘,底质好的塘新塘好养,底质差的塘旧塘好养,虾塘非常讲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虾塘,也不是什么塘都可以养虾。真正的养虾高手都是看塘来养虾的,并不是千般一律,因为虾塘与水质一样,每口塘之间永远都存在差别。
2.4 水质
养虾先养水,养虾首先要把水环境搞好。养虾过程实际就是污染过程,虽然养虾后期水污染程度远远比前期严重,但后期反而很少出问题,说明南美白对虾对污染水质适应能力比较强,但前提必须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养水关键在前期,最关键是投放虾苗时的水质,要求投放虾苗的水位达到90cm以上,要提前把虾苗场的盐度、水温、pH值调到与虾塘相一致。
其次要特别注意预防缺氧,因为有时候缺氧与虾多少或虾大小是无关的,如果藻类太浓、微生物太多、底质太脏也会引起缺氧,去年3月我在海南曾亲眼目睹一个8亩高位池的缺氧情况,该虾场老板临时用虾池用来养轮虫喂石斑鱼苗,池里面有大约1kg大虾,是上一年剩下来的,由于当晚值班人员忘记开增氧机,结果第2d早上所剩下来的这几十支大虾全部浮头,轮虫死光,这一缺氧不但造成老板自己的轮虫全部损失,而且光是要另外买轮虫就花了1万多元。这个例子说明即使虾很少,即使没有虾,但如果藻类太浓,或者轮虫等微生物太多,或者底质太脏,也照样会缺氧。过去我们往往放虾苗之后,认为虾苗太小不会缺氧,只顾不断施肥肥水,忽视了肥水也会造成下半夜缺氧,致使虾苗长期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发展到最后成为重病大病,造成养虾失败。所谓养水实质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来调控溶解氧、使得水体的溶解氧保持充足稳定,如果养虾水体没有充足溶解氧,就如同死水臭水。
2.5 防病
严重的虾病是很难治好的,但轻微虾病完全可以治好。以往我们的办法是通过巡塘发现水面有病虾才去治疗,这个办法十之八九治不好,因为这个时候虾病已经十分严重,已经晚期了。海南有的虾农在虾塘中间放两个空缯,每天早晚扯上来看一看是否有死虾,这个办法虽然比过去的老办法发现病虾要早2~3d,但仍然太迟,仍然是比较被动。解决办法就是把防治工作继续前移,即在虾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马上发现马上用药,化被动为主动,做法是从投放虾苗第10d开始每天定时定点用小网兜捞虾看体色(如果是土塘要提前在检查点做1~2m水泥护坡,这样才能够快速刮到虾),如果虾体色一致都是肉色,说明健康,如果掺杂有不同颜色,或微红或黄腮或黑斑,说明有问题,必须立即用药,一般3~4d就能治好。
3 动态
指动态管理水质。由于虾塘的水质存在藻类,存在有机质、微生物、溶解氧等等,所以水质每天都随着天气而变化,随着昼夜、溶解氧、水肥瘦而变化。变化是每天水质的常态,变化是每天水质的真实情况,必须每天都要关注,并根据每天水质的变化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措施。所谓动态管理水质就是从每天水质变化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管理水质,把不断变化的水质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水质变化比较复杂,涉及到天气、水肥瘦、藻类、水色、pH值、底质、微生物、溶解氧、氨氮等等,但水质变化也是有规律的,首先水质、溶解氧与底质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即一好俱好,一差俱差,其中对虾的影响最大最快的是溶解氧,如果是高位池往往停电1h虾就会浮头,所以管理水质只要抓住溶解氧这个关键点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对于虾缺氧浮头人人都知道情况紧急需要马上处理,但对于平时水色较差又尚未达到虾浮头的亚缺氧状况则往往容易忽视,而事实上大多数虾病都是因为长时间的亚缺氧环境所造成的,所以平时的管理只有注意到对亚缺氧的觉察和及时处理才是抓到点子上。由于亚缺氧会影响到水色,所以可以通过观察水色来掌控,例如水色变暗、变黑、发臭、水色分层、混浊、以及饲料台及绳索(水浸部分)遍布黏滑淤泥等等,这些都是程度不同地表明底层缺氧,尽管还未达到虾浮头的程度,但如果疏忽了,多则8~10d,少则5~6d,就会出问题。亚缺氧意味着底质差水质差,意味着有害物质大量增加,意味着虾处于应激或挣扎状态,所以处理亚缺氧问题,除了及时增氧之外,还必须同时采取减料、解毒、抗应激、增加营养等综合性措施。在缺氧状况尚未缓解之前,任何能够引起应激或增加溶解氧消耗的措施,例如大量换水、消毒或使用芽孢杆菌等都是不适宜的。亚缺氧说到底是水环境出了问题,造成亚缺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晒塘或清理塘底不彻底,或投放虾苗太密,或残饵及死藻大量积累,或下半夜增氧措施没有灵活变通,或轮虫大量繁殖,或高温天气、或水位太浅造成昼夜温差泛底等,所以防范工作要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次水质变化都有一个能够掌控的逐渐发展过程,例如每一次施肥都会使得pH值先升后降,让透明度先降低后升高,我们通过掌握这个规律酌情调整施肥量来控制pH值峰值或者控制透明度,也可以根据pH值的下降情况酌情追肥来避免倒藻。又例如下雨天水会分层,东风天会泛底,如果天气好藻类以及微生物大量繁殖也容易造成晚上溶解氧不足,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每天关注水质变化,做到日常管理与水质变化保持一致是养虾的主要工作,包括增氧、喂料、用药等等都是根据水质变化以及结合虾活动情况等综合分析来作出决定的,如增氧措施或增氧力度要与天气相适应,要与透明度相适应,要与pH值、水色等相适应,每天喂料也要视饲料台饵料是否吃完,虾壳多少、以及天气、水色、透明度等来酌情调整。用药也是视水色情况来确定,如使用漂白粉,若按照说明书的使用量就是消毒,会使水色变清,但若按照消毒使用量的1/4~1/6投放,则能使水色变清简、变活爽。如适量使用光合细菌能对虾塘生态循环起到显著作用,但如果投多了反而会抑制藻类使水色变清对生态循环起损害作用。如芽孢杆菌只能在水色好的情况下使用,水色不好不要使用。
自制发酵生物饵料开封后最好当天用完不要超过2d,否则也会污染水质等等,说明养虾每天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非常重要,如同高速公路上的路牌,看清楚了就不会走错,就等于掌握每天养虾管理的主动权。通过每天巡塘看水色是了解掌握水质变化最直接最简便的办法,因为每天的水色会随着水质变化而变化,水色看似很简单但又很难说得清楚,例如黄绿色或者茶褐色,每一种水色都可以细分出无数种,是语言及文字无法抵达的,只有每天巡塘看到了才能清楚,正因为这样,所以养虾用电话遥控指挥很难行得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虾没有不变的水质,没有不变的模式,而是一口塘一种水质,一口塘一种养法,一口塘一种模式,即使同一口塘但不同年份水质也不相同,所以每年的养法或模式自然也不相同。养虾每口塘每年的具体情况是独特而无法复制的,原理以及动态管理是永远不变的。养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动态管理来驾驭养虾局面。
动态管理虽然主要是指水质,但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水质,还包括养虾需要灵活变通的方方面面,所以动态管理不但是适应变化后新情况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养虾人员的素质要求,因为动态管理是对养虾经验或养虾知识的积累以及灵活运用,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动态管理就无从谈起,所以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养虾。
综上所述,如果把曾经成功的养虾模式照搬复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年情况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任何成功模式或经验只能参考而不能够照搬,至于长期以来养殖成功率低是由于在以上3个方面重视不够,致使在管理上存在盲区或死角。
系统掌握养虾技术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对养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难以作出反映或判断。如果抓不住重点或不善于动态管理,就会处处被动,穷于应付,治标不治本,失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尽管年年养虾,但由于思路不清晰,没有管到点子上,即使养了多少年仍然发不了财。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在今后的养虾当中重视这3个方面,做到思路与实际相吻合,做到明明白白养虾,那么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黄颡鱼养殖
黄鳝养殖
西北虾王
332
主题
154
回帖
5258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258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对虾养殖
河蟹养殖
小龙虾养殖
罗氏沼虾养殖
青虾养殖
青蟹养殖
梭子蟹养殖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3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