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水产养殖该如何防寒抗冻?

[复制链接]
查看380 | 回复0 | 2020-12-8 18: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期冷空气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正式入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大家需加强御寒措施,谨防感冒。



低温雨雪天气对于水产养殖生产活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旦处理不慎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防寒工作是眼下每一个水产养殖者都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低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 应激反应频繁

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水温也会随着气温的起伏发生显著的改变,如同人会出现感冒一样,这个时候水产动物也会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例如鱼游塘、鳃部出现血窦等现象,冬季发生应激极易导致水产动物死亡。



2. 破坏菌藻平衡

正常的养殖水体会保持菌藻平衡,但冬季由于水温的下降和光照的减少容易导致水藻无法正常生长,部分藻类甚至因此死亡,有害细菌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原有的水质平衡就会因此打破,进而威胁水产动物的生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溶氧不足

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加上风大、气温低,破坏了氧气融入水的条件,导致水里溶氧变少。溶氧变少,氧气消耗增加,那么缺氧的情况自然就会出现的比较频繁,鱼由于缺氧就会浮出水面,这样鱼被冻伤的几率也会明显上升。



二、水产养殖防寒措施有哪些

1. 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池塘, 要尽可能提高水位, 最好水深保持2米以上。池水透明度应为40厘米, 有利于鱼类越冬。



2. 加强设施渔业管理

有条件的可将养殖品种移入室内越冬, 也可搭建防风墙、防霜雪棚。对采用温室大棚进行鱼类养殖的, 要加强供热能源的储备, 增强供热能力, 保障正常供热。及时对温室大棚进行检查, 扫除积雪, 防止大棚坍塌, 确保养殖品种安全越冬。



3. 破冰增氧

冰层密封严重时, 及时破冰或在池塘中打冰孔增氧, 彻底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杂物, 保持冰层的透光性, 保持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增强增氧效果, 避免池水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4. 预防中毒

在冬季之前,很多的药物主要是用来杀毒和杀虫的,但是随着冬季的到来,温度逐渐降低,药物分解速度减慢,冬季很容易出现慢性中毒。所以说,在冬季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杀虫剂。如果出现了底下的鱼不断上游,呈现了慢性中毒的状态,就需要对水池底部的水进行清理,及时的更换水源。



5. 调水、改底工作应继续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产物,进而使水质和底质不断恶化,因而调水、改底工作应继续。



6. 加强投喂管理

一是要注意投喂优质饵料, 营养要合理全面, 避免单一, 以满足水产动物越冬营养需求, 并注意添加免疫增强剂。二是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投喂, 坚持少量多次。水温低于15℃时少投喂, 低于6℃时不投喂;晴天升温时多投喂, 阴雨低温时少投喂,水质好时多投喂, 水质恶化时少投喂。三是要定期投喂药饵, 增强鱼类体质, 提高其抗病御寒越冬能力。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