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虾苗放苗一个月最容易发病?

[复制链接]
查看934 | 回复0 | 2020-12-10 1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很多养殖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放苗后一个月是最容易发病的价段,如果控制不好很有可能排塘,为什么对虾苗放苗一个月以后最容易发病?



环境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水中藻类种群的繁殖周期一般是20天左右,藻相一旦变化,就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仅水环境波动变大,更容易引发藻毒素中毒,这些影响是对虾发病的主要诱因。天气变化大,温差大,水质经常剧变,台风、泛底中毒,对虾长期处于这样的应激环境下,预防不好自然多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论是早造虾还是冬棚养虾,水温一般在25~28℃左右,是病毒、细菌滋生的最适宜温度,一旦虾苗感染病毒、细菌就极易大量爆发;藻类死亡沉底后腐烂分解,使底质恶化,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强烈的温差是对虾应激体质偏弱,更容易发病。








放苗一个月左右的对虾有的尚处于转肝期,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投料过多就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肝胰脏病变,在这期间应重点培藻,缓慢加料,饲料中多添加活菌制剂、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等,提高免疫力和活力,如:壮虾多、速补100、虾动力、水博士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月的虾苗在养殖过程中受氧机影响比较大,无论是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还是涌浪增氧机,开机的频率过多会影响采食量和活动量,而少开增氧设备,底质恶化容易造成缺氧,氧机摆放的位置不同对对虾影响也不同,苗期若逆时针水流过急会影响虾苗吃料活动,从而体质羸弱。建议一个月之内最好封闭养殖,避免排抽水,减少应激和病菌的感染;多注意死亡藻类污染过重和应激的产生。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