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肥水困难,水产人如何打破肥水难关?

[复制链接]
查看411 | 回复0 | 2021-3-12 17: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季气候不稳定,且温差大、频繁下雨,导致许多小龙虾和河蟹等池塘水体浑浊或水清澈见底青苔滋生,导致肥水难度很大,很难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水产人又该如何打破肥水难关?

春季肥水的重要性

1.池塘经过漫长的冬季,积累了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虽然在低温条件下不会暴发,一旦温度升高,细菌分解加速,很容易对虾蟹造成强烈刺激。所以在低温时期肥水,可以在藻类的作用下加快对有害物质的吸收,缓解池塘恶化压力。

2.开春水温会逐渐回升,虾蟹的代谢慢慢恢复,在不直接投喂饲料的情况下,肥水能保证虾蟹一定的营养需求。生产实践表明,水肥的情况下饵料更充足,能够增大龙虾的规格,做到提前上市。

3.适度的肥水能增加水体稳定性,减少因环境温度变化对养殖动物的刺激,减少应激。

肥水困难的原因

新塘

新塘的底质较瘦,其保肥、蓄肥能力低,所以肥水一般较难或者水肥起来后会在短时间内“返清”。

新塘肥水:当引入较好外源水进行肥水时,可以先用藻平衡素平衡稳定水体中的营养,再投入小球藻,硅藻活力素,绿藻定向肥和硅藻定向肥进行硅绿藻水的培养。

水体中浮游动物爆发

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过多的浮游动物容易导致水质清瘦,有时甚至使水呈白色、红色或是“一清见底”,肥水难度加大。

建议使用灯光诱捕的方法,同时配合下入大量的藻,藻起来就可以控制住浮游动物。不建议使用化学药物消杀的方法。

水体中大量青苔孳生

池塘中有大量的青苔孳生时水体常常表现为清瘦并常有“一清见底”,青苔的大量孳生不但会导致水体清瘦而且还会将误入其中的鱼、虾、蟹苗困死,处理不当还会让青苔越长越旺盛或导致塘里的养殖动物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

这就需要先抑制青苔的活性,使用藻平衡素抑制,再下藻种培养,使有益藻起来。
水体浑浊

水体浑浊同样会导致肥水困难,因浑浊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过多的悬浮物会大量吸附肥料导致肥料的效力下降而出现肥水困难。

藻类繁殖需要光照,水浑会影响水体光照强度进而影响藻类繁殖,针对不同水浑原因采取方案进行处理。泥浑(天气,饵料不足动物搅动等)可以采取自然沉降法。如果虫多白浑,可以灯光诱捕,或大量补充小球藻(10升/亩)。水体有机质胶质悬浮物导致水浑可以吸附、沉降、分解。
有毒物质超标

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常出现因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农药等有毒物质超标而导致肥水困难的情况。

若水体消毒剂、杀虫剂、清塘剂使用过量,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建议换水或使用合适解毒剂解毒后,再培藻肥水。

塘底老化

因多年养殖大量地排、换水,造成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塘底严重老化、贫瘠;而消毒药、化学肥料频繁使用,会沉积在塘泥中形成严重残留,对有益藻类是毁灭性的,造成肥水、培藻困难。

老塘口的淤泥较深,底部的有机质多,富营养化严重,这时需要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把池塘彻底清理好。还可以先用钩机挖除多余的底泥(注意这些挖出来的底泥千万不要随意丢掉),再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从而可以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使用时可干池清塘或带水清塘。清塘、晒塘工作做好后,进入新水进行定向培藻(硅藻、绿藻),养殖过程中合理用菌(浓缩光合细菌、超效益菌宝),分解有机物,减少其在池塘底部的积累。

温馨提示:水产人要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情况分析数据,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最好找老师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