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pH值总是偏高,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451 | 回复0 | 2021-3-12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渔业生产中,pH值是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养殖品种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指示水体本身受污染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值的变化对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污染物的降解反应和污染物的存在形态。pH值的过度降低或升高,均会直接危害鱼类,引起鱼类的死亡,即使有时不致死,但由于其值超过鱼类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也会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pH高的原因

在养殖河蟹和小龙虾的塘口,水草生长过旺可以导致水体pH值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草生长过旺光合作用较强时,同样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氧、二氧化碳,造成pH值严重升高。

水体过肥,藻相以裸藻或者蓝藻等为主,藻类光合作用比较强烈,经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利用率相当高,尤其是在下午4、5点检测,pH往往会很高。

pH值变化

养殖水体的pH值虽然每天都有周期变化,但整体还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水体中pH值也只有相对稳定,才能为养殖动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水环境,降低了水质指标剧烈变化带来的应激风险。

养殖水体每天的pH值呈现周期性变化,一般凌晨太阳出来之前最低,白天太阳落山之前最高,藻类健康的水体,下午的最大值减去凌晨的最低值,差值最好是在0.5-1之间。

pH高的危害

当pH过高,鱼发生碱中毒,受到刺激狂游乱窜;体表有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碱中毒时容易发生黑鳃病,继而演变为烂鳃病、黄鳃病和红鳃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如何处理?

1.针对土壤碱性问题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再定向培养有益菌类(超效益菌宝每亩用1--2公斤)改善土质,定向培育硅绿藻水。
2.蓝藻、裸藻等大量繁殖时,先用盐3--5公斤/亩,第二天用解毒培藻素1公斤4亩/米,加藻平衡素1公斤4亩/米,抑制有害藻后定向培养硅绿藻水。
1615542464492124_322.png
3.螃蟹、龙虾塘要合理管理水草,如果生长过旺,需要打头、割草、掏心、拉草等工作,减少水草面积,防止和控制水体中pH值。

禁止过量使用碱性药物。

温馨提示:水产人要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情况分析数据,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最好找老师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