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鱼苗,撑起14亿元富民产业!每年约1000亿鱼苗从南海游向全国

[复制链接]
查看4085 | 回复0 | 2021-3-16 2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上春耕,播撒春日希望,近日,南海九江鱼花登上央媒,在全网获得广泛关注。



春暖花开,九江鱼花迎"旺季”



早上6点,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伴着晨曦的微光,轻轻捞起鱼塘里的棕片。一片扇子大小的棕片,就沾满了约1万个鱼卵。
1615904038009447_18.png
1615904038012519_156.png
捞出来的棕片需要放入水池里孵化3~4天,变成“水花”,即小鱼苗。在这个过程中,比米粒还小的鱼苗宝宝以藻类为食。

图片

九江的鱼花养殖场直销鱼卵、鱼花、鱼苗等产品。“洗鱼花”是一门技术活。工人们将鱼群驱赶到水池的一边后,利用鱼苗喜光好氧的特点,分离出鱼苗和杂物。



“鱼苗成群结队地游往光照亮、氧气足的一边,鱼卵壳、杂物等则留在另外一边。”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佳雄说:“洗鱼花要有耐心,动作要轻柔,不能把鱼苗拍晕。”
161590406419894_545.png
鱼花,细如针,一勺动辄千万。从勺子捞起鱼花到加入水、氧气密封成袋,这个过程不能超过2分钟,以防鱼苗缺氧。
1615904082456983_281.png
“2月至4月是鱼花旺季,在高峰期公司一天要出3000万尾鱼苗。”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佳雄说。


年产值超三千万,科技养鱼增收致富



34岁的九江新农人潘佳雄,进入水产行业多年,打造了年产鱼苗约3亿尾,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佛山农业龙头企业。
161590410477651_994.png
“祖辈都是养鱼的,我自记事起就与鱼打交道。”潘佳雄直言现在自己一天24小时都守在鱼场,一有问题立马响应解决。



“科学养鱼增加收益。”潘佳雄表示,区别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养殖、规范化管理,把鱼场往专业、科技、创新方向发展。
1615904124005578_756.jpg
目前,公司主要销售加州鲈鱼苗。2019年,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选育优良优质加州鲈。



“我们希望选育出快大型、抗病毒、耐高温的优良品种,再通过代际繁殖,不断择优培育”,潘桂雄说,加州鲈育种周期是5年,今年是第三年,目前研究进展良好。



一尾鱼苗,撑起14亿元富民兴村产业


南海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年生产名优鱼苗超过1000亿尾。



一尾鱼苗,带动高新养殖、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发展。有500年历史的鱼花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富民兴村的产业。
1615904148045302_895.jpg
2020年6月,九江镇启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将传统培育鱼苗技术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培养更多优良品种的鱼苗,让九江鱼苗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擦亮“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品牌。



目前,九江镇水产养殖面积3.44万亩,水产养殖年产量超10万吨,近年年均淡水养殖总产值超14亿元,每天都有上亿尾鱼苗从这里游向全国各地。



近日,九江加州鲈上央视,为全国探索培育优质新种鱼!3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聚焦南海加大鲈鱼种苗攻关,破解农业芯片“卡脖子”难题。报道中提到,从去年开始,南海九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再次启动了加州鲈鱼良种选育的工作,就是在“优鲈1号”基础上,培育出“快大型,抗病毒”的新一代种鱼,目标是生产周期普遍缩短两成以上,鱼苗平均存活率从65%提升至85%。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