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想养好鱼,不光是防缺氧,大雨过后这些工作同样很重要

[复制链接]
查看524 | 回复0 | 2021-3-19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温度的升高,对于水产养殖的朋友来说,意味着到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季节到了。这个季节最大的特点就是多雨、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也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这个时间除了防水产品缺氧浮头之外,还得多注意大雨后的管理,为什么要注意这些呢?
1616125656003138_378.jpg
因为下过大雨之后池塘的水质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稍有不慎对鱼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方面例如:
pH值的变化:这种情况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或是久晴后的暴雨天气中最易出现,前者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影响到水中有机质的分解,水体中的一些酸性物质会增加,另外下雨本身就是一个加水的过程,但这种水一般是中性偏酸,因此这时水体中的pH会降低;而后者同样易出现pH值下降,但是这种下降是急骤的下降,因为久晴后下的这种暴雨其酸性很重,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地方更明显。这种情况对于小的水体(例如水泥池之类的)来说影响很大,特别是鱼苗池这种天气下雨后很易出现鱼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白皮"、"白膜"之类的。
1616125671471432_774.jpg
氨氮变化:这个不难理解,下雨天阳光弱,水体中的溶氧相对来说会少一些,这些会影响到水体中的有机质分解,如果水体中的微生系统稍出现一些不平衡的话,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之类的会迅速增加,从而影响到鱼的健康。

鱼病爆发:不要以为温度高鱼的疾病就少,只要各方面的条件适宜,这个季节同样会出现鱼病。一般下雨时水温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时水体中的一些病源体将会迅速地繁殖起来,如果之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大雨过后很可能会发生病害。

倒藻:大雨之后如果水质变化过大,很可能会出现藻类大量死亡的情况,原本之前很好的水一下变成清的死水或是暗褐色,整个水体看上去会毫无活力。
1616125685374304_77.jpg
那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夏季大雨过后如何来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的隐患呢?阿彬的建议是先从以下方面来处理:
检测水质: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大雨过后要第一时间对水质进行检测,其检测项主要为pH值、氨氮、亚硝酸盐这几项,如果这些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氨氮、亚硝酸过高的话可通过换水或是改底来解决;而pH过低的话则可用生石灰来处理,如果只是调水的话每方水用15克左右足够,另外如果水质过于浊的话用生石灰来改水的话也很有效果。

杀菌:这个很关键,但是很多朋友却又不是很重视,将其忽视掉。前边说过,因下雨水温下降,一些病源会迅速繁殖起来,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对养殖产品的健康隐患很大,因此正常情况下大雨过后天气一稳定,应对养殖水体统一用一次杀菌药物,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得再杀一次虫,以减少水体中的病源生物,为养殖产品提供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1616125701722117_641.jpg
改底培藻: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氨氮过高或是有倒藻的水体中才用,通常情况下用如果氨氮过高的话先用药来改底,如果只是单纯的倒藻而池塘的底部没有问题的话,用一些益生菌来培一下藻就好了。但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先用杀菌药之后再来培藻会更好。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