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先养水

[复制链接]
查看583 | 回复0 | 2021-3-24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环境(水质)、机体和病原,三个因素相交,共同作用,就会发生渔病。控制好水质环境,可以减少2/3以上的渔病发生。优良的水质、合理的密度和营养,可以减少80%以上的渔病。再加上检疫,减少病原的侵入,可以减少90%以上的渔病发生。
水产养殖好水质的判断基本标准:一、水不出现腥臭或其他异味(检查是否有大量水鸟在养殖水体上面飞动);二、水表面无浮漂物(包括各种藻类、泡沫、有机杂质等);三、水的颜色不发黑、不发红、不发黄;四、水体的透明度在30cm左右(清晨测定),早晨水色淡(透明度高),午时水色浓(透明度低)。五、氨氮、亚硝酸盐以及pH值正常范围内。六、pH值上午低,下午高:清晨(8.0~8.5),下午(8.5~9.0)。
不良水质出现的原因:一、投喂饲料过多,残饵造成水质败坏。二、饲料质量不过关,饲料系数高,过多粪便污染水质;三、管理不善,藻类老化死亡。四、水体中的有益菌数量少,不能有效降解水中有机质,造成缺氧,水质恶化。
   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让藻类处于生长期,水体中有益菌店优势,就能有效减少渔病的发生,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
   管理水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把瘦水搞肥,把肥水搞瘦”。让水永远处于肥、瘦交换之中,水体中藻类和菌类,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就能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1616557415439743_425.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