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用菌,减少水体污染

[复制链接]
查看441 | 回复0 | 2021-3-31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个养殖池塘都是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界(藻菌肥)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随着养殖发展,人们追求高效益,会人为投入一些物质导致平衡失衡,因此我们需要人工补充使天平重新恢复到平稳状态。
1617181393245214_441.jpg
1617181393251255_746.jpg
1617181393256876_781.jpg
人为投入各种药物;

向水体投入过多肥料及残饵粪便;

长期不清理底部,堆积过多有机质。

水体中藻菌相辅相成又相互抑制,二者形成循环。在养殖过程中水体有机物越积越多,因此菌也要及时补充,维持循环,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下图:


161718142217472_857.jpg
1617181422230172_13.png
161718144555983_364.png
161718144560592_293.jpg
1.选好菌种。常用为水质净化的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以及复合菌。光合细菌以小分子有机物、二氧化碳等作为碳源,氨、铵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作为氮源,使得光合细菌可以在水质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去除水体中H2S,降低水体中氮和COD;芽孢杆菌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物质,净化水体,如枯草芽孢杆菌,但是它属于严格好氧菌,因此要确保水体溶氧充足;复合菌是多种菌及其酶制剂配制而成,稳定水体。
2.把握用量。根据水体情况调整用量。如光合细菌正常维护1-3升/亩,超效益菌宝5亩/公斤,情况严重时(氨氮亚盐高,油膜,有害藻,水浓等)可加倍用量。

3.把握时间。平时要注意勤维护,一般一周左右。温度低时时间延长,相反维护周期缩短。

总之,微生物能利用养殖水域有机质,减少污染,尤其是养殖水体底部积累的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使之降解,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效的降低了水中的 COD、BOD,使水体中的硫化物、氨等的浓度降低从而有效的改善水质,且能为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繁殖。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内底栖动物、养殖水产动物及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有利于水产动物的迅速生长。同时由于净水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池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发生。微生物的引入可以增加水中的生物多样性,使水体的各级营养结构趋于稳定并保持平衡。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