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真蛸养殖存活率大幅提高,商业闭环养殖指日可待?

[复制链接]
查看6003 | 回复0 | 2021-4-5 2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18届海鲜展上的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国真蛸(Octopus sinensis)的圈养和饲养方面的进展。



研讨会由日本水产研究教育局(FRA)举办。在研讨会上,来自FRA水产技术研究所水产养殖研究部门的Ayami Sekizawa介绍了其所在团队的成就,重点介绍降低幼体阶段死亡率的技术,以及减少同类相食的水池系统。



在真蛸幼体处于孵化和亚成体之间的浮游状态时,幼体阶段的大量死亡已成为商业化闭环真蛸养殖的主要障碍。
16176355286138_820.png
01


第一个讨论的问题是,真蛸幼体趋向于随着曝气系统的水流被往下携带,最终沉积在箱底。在一个中间放置曝气机的系统中,中央的上升气泡会产生气流,然后水会携带幼体,沿水箱侧面向下回流。由于真蛸幼体在此阶段的游泳能力较弱,因此在水中主要是被动漂流。使用这种养殖系统,真蛸幼体保留在水箱的底部。如果幼体设法往上游,它们将再次陷入水流之中并重新沉积到底部。



本研究采用双罐系统,将水注入一个水箱中曝气,然后用朝下的管道将其泵入圆形养殖水箱的中心。这样既避免了水箱中气泡的产生,又避免了水向下流动,从而将真蛸幼体抬离水箱底部。



02


第二个讨论的问题是饲料选择。卤虫无节幼体是一种常见的幼鱼水产养殖饲料。但该研究证实,通过主要喂养三疣梭子蟹的幼苗,真蛸的存活率得到了提高。



这些实验发表在《水产养殖》杂志第495期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其标题为“用于培育真蛸幼体的上升流系统,以及喂投天然浮游生物对真蛸幼体存活和生长的综合作用”。



03

第三个讨论的问题是安置。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所有真蛸放置在一起,并在水箱底部放置一些半圆柱形的遮蔽物,让真蛸可以躲藏起来。但是,在这样一个系统中,真蛸变得具有领土性以及自相残杀。因此,实验引入了一种新的分隔系统(类似于办公室的小隔间),该系统将水箱划分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一个单独的空间。实验表明,这个方法可以防止真蛸自相残杀,尽管这会增加清洁工作的难度。











通过这三种方法,该研究实现了真蛸10个月的生存率为46.8%,12个月的生存率为41.6%的成果。与以前的研究相比,存活率的大幅提高为商业性的室内真蛸养殖打开了大门。通过采用新开发的隔离式饲养分割器来养殖156只真蛸幼体,10个月后有73只真蛸存活了下来,其中65只达到了500克的运输重量。在这里面,有25只真蛸已超过1公斤,达到人工养殖真蛸的目标重量(真蛸重量的合理范围在500克至1,500克之间)。



这项为期三年的项目于2018年至2020年进行。最初的结果于2020年9月宣布,并在第22届日本国际海鲜和技术展览会上公布。现在,封闭式循环繁殖和饲养真蛸的整个步骤,都可以在室内水箱中进行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