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后,饲料厂或不再是水产企业的收购目标

[复制链接]
查看2807 | 回复0 | 2021-4-28 1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数年前,国际大型水产养殖企业进军饲料领域,冲击了传统饲料公司的市场地位,甚至导致水产饲料供给过剩。在三文鱼板块,美威(Mowi)已是现阶段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商,丹麦Bakkafrost公司也在法罗群岛和苏格兰养殖场实现了饲料的自给自足。泰国正大卜蜂(CPF)、印度Devi Fisheries、BMR Group等企业则在东南亚和印度虾饲料江湖占据了半壁江山。



然而近些年,水产养殖公司对饲料业的垂直整合趋势大幅放缓,收购(或投资)饲料厂商的大型案例屈指可数。资深业者认为,当今的饲料产业门槛更高,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市场的复杂性非一般水产企业所能企及,特别是新冠大流行之后,传统饲料厂商的市场地位得到了稳固。



IFFO网络研讨会上,秘鲁饲料生产商Vitapro业务发展总监Allan Cooper表示:“短期内,我们很可能不会看到水产生产商对饲料企业的垂直整合。我们看到的也许是养殖企业之间的兼并,大企业收购小公司,进出口加工企业整合养殖企业,以保障市场的供应。”



“水产养殖公司反向收购饲料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今的饲料供应商不仅仅参与饲料的生产和研发,他们还专门研究传感器及水质分析技术,涉足养殖服务和管理模式推广。我们所处的市场不仅仅由产品驱动,针对养殖的服务也很关键,这种价值建议能够被养殖户赞赏。”Cooper说。


1619583182044227_796.jpg
秘鲁一处白虾孵化场(图:Matt Craze/ Undercurrent News)



在三文鱼产业,约有20-25%养殖公司涉足饲料领域。法罗群岛Havsbrun公司(Bakkafrost海洋原料全资子公司)总经理Odd Eliasen称,“大型三文鱼企业进军饲料界,对优化养殖成本具有一定优势。但我认为这个比率不会超过30%,在饲料领域,我们必须要拥有众多参与者,才能获得最好的产品。”



荷兰泰高旗舰公司Skretting CEO Therese Log Bergjord表示认同:“三文鱼饲料是个成熟且颇具竞争的市场。如果养殖公司要整合饲料厂商,要么是为了从价值链中获取利润,要么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饲料生产商。我认为,挪威三文鱼企业进军饲料界,收益不会太高。”



“过去的一年,许多资金进入了RAS陆基养殖项目。投资基金的资本相当充裕,但肯定的是,他们更青睐财务状况良好,且具有可持续性的项目,因为投资人看中的是产业的未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